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技术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覃华雷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水工环勘察工作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建设质量与效率,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水工环技术能够为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确保城市建设有序进行。
        广西第四地质队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水工环勘察工作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建设质量与效率,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水工环技术能够为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确保城市建设有序进行。基于此,文章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及技术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水工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让水工环地质勘察人员意识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使其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促进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有效发展。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勘察技术
        引言:
        通过勘察获取地下岩土的各类数据,为项目设计、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查明拟建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岩土体的空间结构、地质构造类型,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而地质勘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内容。勘察工作人员应选择适宜的勘察技术,并严格控制勘察工作环节,获得完整的地质环境勘察信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亟须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类型以及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1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范围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不断发展与实践过程中,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在以下几个领域中都有体现:首先,针对疾病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有些地区疾病发生的起因与水文环境有直接关系;其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通过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为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提供准确的资料信息,特别是在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环境下,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支持下,能够找到影响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水工环地质勘察能够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产生影响,是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通过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能够对自然资源储存情况与利用方式有所了解。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勘察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不同学科作用下,相互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对边缘学科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如在生态学与地质学相互作用影响下,水工环地质勘察逐渐趋向综合方向发展。
        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地质勘察至关重要。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需对勘察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地质构造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而工程地质勘察的目标是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区域地层、岩性及地质结构等条件;在环境地质勘察中,需全面了解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及灾害类型等。通过做好上述地质勘察工作,获得完善的地质勘察信息,为项目建设提供设计及施工依据。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GPS技术、遥感技术以及RTK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能够为水工环地质勘察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具体的勘察方法根据勘察阶段分别进行,各勘察阶段的工作性质、勘察目的以及勘察内容均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三者之间紧密联系,要求勘察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勘察资料认真分析、对比,对数据的形态特征及识别方法进行研究,才能保证水工环地质勘察的顺利进行。
        3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技术要点
        3.1GPR技术及应用
        GPR又被称作地质雷达技术,与上述全球定位系统颇为相似,利用电磁波技术进行传播,接受水工环地质勘察信息,与无线电传输相似,发射天线在地面,向地下传送电磁波,在声纳的作用下对地质结构进行勘察,并采集相关数据信息,GPR在数据采集方面具有快捷的显著优势,利用地质雷达技术搜集的图像更加清晰可辨,可以为勘察人员提供施工进度保证,地面工作人员根据电磁波反射后产生的振幅与频率而做出准确的判断[1]。同时,GPR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它只能应用在距离较短的工作区间内,如果距离较长则难以保证探测结果的精准度,但GPR是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最为有效的技术。

在对老旧城区地下管道埋线情况、建筑物下方地质勘察及水库等建筑进行探测时,主要应用地质雷达技术。
        3.2电法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电法的应用比较常见,通过将电法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中,能够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勘察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电法,常采用高密度电法和激光极化电法两种技术类型[2]。其中,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阵列勘察方式,在具体的勘察过程中,只需进行一次布置即可,无需进行多次布置,可对水工环勘察数据进行自动化收集,同时点击排列多样化,可有效保证水工环勘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电法的应用优势明显。
        3.3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即为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大领域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勘察结果的精度比较高。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通过利用GPS定位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勘察人员对于勘察结果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保证勘察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在GPS定位技术的应用中,可对环境中的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点分布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还可对勘察所得数据进行传输,不仅能够保证水工环勘察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保证水工环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RTK实时动态技术
        RTK实时动态技术指的是一种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式,通过对勘察区域设置基准站,然后再将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接收机,由接收机确定坐标。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在应用GPS定位技术时,需对勘察数据进行再处理,而通过应用RTK实时动态技术,不仅能够实时获得勘察数据,提高勘察结果进度,同时还能够实现勘察数据信息共享,进而有效提高勘察工作效率[4]。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对于RTK实时动态技术,可与GPS定位技术联合应用,通过对勘察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地质灾害、水文分布情况等。
        3.5RS遥感技术
        RS遥感技术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勘察技术类型,在自然地质勘察和防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勘察、病虫害监测预测等各个方面。现如今,RS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朝向多元遥感技术方向发展,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优势。
        3.6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分辨率在0.1nm~0.2nm之间,通过将其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可以有效观察到超微结构下的数据,有效弥补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不足,保证水工环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是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类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的自然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与影响,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严重伤害。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研究力度,在技术应用方面要不断提升,数量掌握并应用各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如:GPS、GPR、RTK、RS等技术手段。从而有效解决当前地下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安.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7):195-196.
        [2]王翔鹰.解读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7):206-207.
        [3]陈昊东.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297.
        [4]金学群.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分析[J].有色金属文摘,2016,31(01):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