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队伍运营管理与健康发展模式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叶里江•阿那尔别克
[导读] 摘要:部分矿山救护队伍实际运营管理中受到企业经济、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威胁到矿山生产安全,矿山救护队加强思想建设、实施标准规范化的管理、地方加强组建稳定的矿山救护队可改善现状。
        昌吉州矿山救护大队  新疆昌吉市  831100
        摘要:部分矿山救护队伍实际运营管理中受到企业经济、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威胁到矿山生产安全,矿山救护队加强思想建设、实施标准规范化的管理、地方加强组建稳定的矿山救护队可改善现状。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地方加强组建;标准化
        正文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矿生产中引进许多先进的设备及工艺与技术,矿井安全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因为煤矿行业的高危特殊性,仍有潜在的风险及事故发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煤矿生产安全,明确指出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生产法》从法律层面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保障与实践规范等进行了界定,如何抓住机遇,打造一支思想合格、技术过硬、快捷高效的矿山救护队队伍已成为迫切而重要的问题。矿山救护队伍良好的运营管理及健康发展模式,可提高救护队队员在危机事故中的抗灾水平和处理能力,保障国家及人民的安全。
        一、矿山救护队伍的建立发展过程及现状
        我国煤炭事业发展早期时期,煤矿主体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矿山救护队由国家投资,国营企业进行建设管理。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时期,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均可依据政策进行投资采矿运营,矿山救援队由产煤地区的政府机构投资组建管理,并进一步发展为各地方组建救援队、各企业组建救援队的模式,为本地区所属矿山提供服务。
        近几年来,为了实行更高效、灵敏、资源人力完备、协调指挥的矿山应急救援效能,党和国家推进分级负责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第一级是由国家组建的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队伍,设备能力水平最高,是发生全国矿山特大事故救援的主导救援力量。第二级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组建的区域应急救援队,是本企业及邻近省区重特大矿山事故救援的主要力量。第三级为地方应急救援队伍,分为地方政府救援队和企业救援队两个类别,是本地区或本行业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力量。实现区域为主、矿山企业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矿山救护队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区域矿山救护队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组建,因各企业分布程度及力量不均,救护队伍力量也分布不均。部分三级的地方企业矿山救护队,受企业及地区经济及人员素质等的影响,救护队伍技术设备较差、技术水平差,应急救援能力也较差。
        2.受区域经济能力及企业效益等因素影响,部分矿山救护队大型救援装备配备数量配备较少,各级救援队的救援物资储备不足,各类装备的更新、维护不能如期完成。
        3.部分三级矿山救护队,因地域经济及教育水平限制,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不足,矿山救护队人员薪酬低、设备落后、应急演练及业务培训活动不到位、救援水平偏低、因而事故率也相对偏高。导致技术人员易流动、专业素质偏低、培养人才困难,无法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少数应急救援队伍甚至因企业破产而瓦解。
        三、建立矿山救护队伍运营管理与健康发展模式的探讨
        1.加强矿山救护队的党建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创建矿山安全救护理念。
        管理者应完善矿山救护队基层党小组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矿山救护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矿山救护队的党员在工作中要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矿山救护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特殊性,管理者可以“三个一切、两个时刻”等军事化理念培养为核心,对矿山救护队进行思想教育,创建矿山安全救护理念,帮助救护队员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道德观,矿山救护队时刻面对危险,管理者要关心救护队员的思想情绪及波动,及时劝导及安抚,创建热心、温暖、和谐、不畏艰险、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逐步培养救护队员勇于奉献、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科学理智的精神,为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矿山救护队
        (1)管理者应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严格实现岗位责任制。
        管理者应以《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为标准和依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对矿山救护队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建设,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救护队的技术水平、救护装备水平和整体素质。管理者还应该制作各类《矿山救护规程》所要求的宣传牌,并公示上墙,建立完备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记录存档制度。
        (2)管理者应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班组及人员建设
        管理者应加强矿山救护队中队班子及小队的建设,严格制定人才选用标准,挑选出业务佳、人品正、政治觉悟高、体能过硬、刚正不阿、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担任的中队班长和小队长。
        (3)矿山救护队的管理不仅要制度化、还需要人性化,促进健康发展
        矿山救护队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考评办法。详细的安排和分解每天、每旬、每月的学习训练,精细化、持续化训练可提高队员学习的效果。结合矿山救护队工作实际,制定实现合理的奖罚及评比制度,重奖救援实战中勇敢、优秀、应急能力强、安全措施应用得当的指战员,激励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矿山救护队管理者在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体制之外,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关心救护队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等方面的难题,解除他们情绪的困扰。让他们得以更安心投入的工作。
        (4)矿山救护队的学习计划制定要专业科学
        矿井综合防灭火、矿井通风理论、矿井瓦斯治理、矿井综合防尘等重点内容,是作为矿山救护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应重点教学。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矿井瓦斯排放、矿井启封密闭等作业,是作为矿山救护员必须掌握的实战知识。队员坚持定期下井坚持,检查矿井的巷道设置、采掘面、硐室、采空区分布、通风、运输、排水等情况,熟悉并掌握实际情况,预检并记录详细,分析比较各个矿井的灾害隐患重点,可提高矿山救护员的实战能力。
        3.地方应加强主导组建稳定的专职矿山救护队伍
        地方一级政府或市县级政府联合组建稳定的专职矿山救护队伍,可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压力,保障矿山救护队伍的经费来源。矿山救护队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可添置必要的大型设备、做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矿山救护队能聘请到优秀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和指导,出生入死的矿山救护队员的经济收入得到保障,一些后顾之忧也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矿山救护队各项学习技术训练与管理工作,才能得以真正实施,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才能得到提高,矿山救护队才能健康、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组建的矿山救护队,可实现统一指挥,资源多行业共享,政府机构组织的矿山救护队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不仅为企业负责,还为政府负责,检查工作较前更全面、更细致,对企业矿山安全隐患等整改督促也更为有效。
        四、结束语
        我国矿山救援目前采用的是国家(区域)、地方和矿山企业三级应急救援模式,矿山救护队伍在实际运营管理中存在着因经济、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不能良好运营及健康发展。地方应加强建设稳定的标准规范矿山救护队伍,保障矿山救护队的良好运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多地方组建的矿山救护队还可以进行多元化职能技术培训,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时发挥高效救援。
        参考文献:
        [1]李新利,李海涛.矿山救护队伍运营管理与健康发展模式[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234-235.
        [2]王金豹.矿山救护队伍运营管理与健康发展模式[J].能源与环保,2019,41(04):92-95+103.
        作者简介:
        叶里江•阿那尔别克(1988.07.23~),男,哈萨克族,新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