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杨欢祥
[导读] 摘要: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提升,现阶段我国整体基础交通建设也取得全面的进展。
        身份证号码:41052619870924****
        摘要: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提升,现阶段我国整体基础交通建设也取得全面的进展。而桥梁工程而言,在建设过程中相关安全性问题也日渐凸显而出,成为广泛关注的基础建设问题。公路运输的效率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全面的调整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技术也是现阶段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急需进行深入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工程项目逐步增多,虽然这些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面临着不同的工程结构、施工环境,导致其整体的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在一些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处理极为重要,一旦处理不到位,就会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公路桥梁的安全通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过渡段沉降的发生,保障通行安全。
        1公路桥梁工程软基施工特点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基路基施工比普通的路基施工更为复杂,技术性要求更高,其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压缩性较强。软土地基的液限与压缩系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方向变化趋势,当压缩系数逐步增大时,软土地基液限也随之逐步变大。根据工程经验,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往往在1MPa以内,这种性质决定了该地基的压缩能力较高,因此,在公路桥梁过渡段,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压缩条件,应用相应的加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②渗透力差。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软基内多为灰土改良土质,土壤的含水量相对较高、渗透能力较差,为保障处理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该土质中填充其他填料。③抗剪能力差。土质性质决定了其抗剪性能较差,使得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路基常常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
        2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路基架构平稳性缺乏有效的保障
        在开展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过程当中,通常因为受制于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让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同时因为施工过程当中受搭伴架构的安置问题,也对于桥梁上车辆行驶的平坦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让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过程当中的架构平稳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因为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拥有诸如水分含量较高、灵敏度较高等特质,也让相关施工环境土体的承载能力变得相对较弱,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削弱路基架构的整体硬度,同时在来往车辆的作用下,会让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的相关位置容易发生沦陷的状况,进而导致整体的架构平稳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2.2公路桥梁过渡段的地基土质
        从当前我国的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在过渡段,很多都为软基路基,其土质以软土为主,部分过渡段内的土质包含了一定的灰土成分,综合来看,由于土质的特殊性,其本身的含水量相对较高、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对路基加以必要的加固处理,路基就会表现出强度低、易变形、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的特征,从而使得过渡段软基路基的稳定性、承载力都相对较低,往往难以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过渡段软基路基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就会使得在车辆通行过程中,对路基施加一定的荷载,引发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结构的破坏,当外力作用超过了土质的承受力时,沉降差出现。因此,地基土质是引发过渡段沉降差出现的主要原因。
        2.3过渡段软基路基台后填料施工质量不到位
        公路桥梁的过渡段路基需要承载过往车辆振动荷载以及其自身的荷载,在荷载的作用下,会促进路基填料的不断压缩,减小填料之间的空隙,长期以往,会引起路面沉降。

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渡段软基路基台后填料施工质量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施工人员没有完全压实桥台边缘的填料或者选择的填料质量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等。另外,还可能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后台路基排水系统,导致雨水对路基造成冲刷,使得填料流失。
        3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
        3.1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为了解决过渡段软基路基处理不到位情况的发生,还应采用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不断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条件。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排水固结技术、旋喷注浆技术、深层密实技术。排水固结技术是指在地基的底层设置固结排水系统,让上部的土层中的含水量可以排出。固结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压力装置,另一部分为排水装置,具体还可以将排水装置分为塑料排水带排水和砂井排水,前者应用较为广泛,其优势在于质量好、成本低,但是也存在插板易变形、塑料老化快的问题。旋喷浆注浆技术是指把浆液运用注浆装置注入浆孔中,使其与软土地基土混合,以形成强度较高的桩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旋喷桩注浆技术的优势在于防堵水性能高、自身加固性强等,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深层密实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爆破、挤压等方式来固结软弱地基,一般情况下,深层密实技术适合应用于素填土、粘土以及杂填土中。如果选择爆破方式,需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以及土层的厚度,保证深层密实技术实施效果。
        3.2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开挖技术
        与普通的工程结构相比,在公路桥梁过渡段内,路基路面的形式、结构都相对特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技术也会影响软基路基施工的质量。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不同的通道加以处理。比如,在路基填筑阶段,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路床的处理,结合施工现场的土质分布情况,应用分层检测的方式,对填筑形式、路床处理方式加以确定。相比较而言,在很多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处理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混合填筑的方式,对填料加以选择,随后遵循分层填筑与压实的处理方式。在此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路基压实度加以科学控制,以保障路基的稳定性。
        3.3增强施工进程中的打桩方式应用
        在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开展过程当中,为全面提升路基架构整体硬度,确保其保持优异的负荷性能,则需要在预制桩等不同类型桩基的支撑下,从而对打桩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在此过程当中,有助于展开对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附近区域的附加应力全面管控,从而在桩基作用下的路基强度得到充分提升,同时还可以起到进一步优化承载性能的作用,更好的保障软地基在公路桥梁承接段施工区域的整体开展的稳定性。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于公路运输效率的影响。所以,需要充分保障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的品质,这也是目前行业领域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需要充分将传统施工技术深度的结合信息技术、自动化管控技术等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开发出更适合于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的相关技术,进而有效保障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周磊.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2):55,57.
        [2]王书生.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9):257-258.
        [3]陈永辉.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5):29-30.
        [4]盛明乾.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与阐释[J].工程建设,2017,49(02):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