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姚雅
[导读]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效益,不仅需要有效完成整体的施工工作,还需要落实好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方式,这样才能让整个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不断增加效率。
        身份证号码:41132819901112****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效益,不仅需要有效完成整体的施工工作,还需要落实好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方式,这样才能让整个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不断增加效率。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因为对于整个工程建筑来说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仅可以有效加强整体的进度,还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浪费的现象。而且通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还可以给施工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并且工程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为了更好提高整体的工作进度以及工作效率就需要从信息、合同、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来进行控制,从而真正意义上落实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也就使得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需要做好核算和工程造价的工作。在保证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在此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采用公平公正的审核方式,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的现状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建筑业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建筑业在工程造价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施工阶段,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没有落实,导致项目超支和豆腐渣工程。在招投标阶段,由于工程建设预算问题,合同签订价格存在一定问题。实际施工环节与合同不符,施工阶段的施工成本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物资市场处于动态状态。所有材料的价格都不是固定的,市场波动影响建材价格。但是,施工方在签订合同时不能充分掌握市场变化的信息。为尽量减少市场影响,招标阶段相关单位应预留一定的材料价格控制空间,适当提高价格,避免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过程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承包人增加工作量,承包人利用签证计算单价高的复杂工程,计算或重新计算工作量;其次,承包商将以更多方式增加定额。例如,在预算计划中,雨季施工增加了。一些承包商单独计算估计的泵送费用,并让工程师支付双倍的费用。在建筑成本中,材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因此,对材料成本的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对材料管理非常混乱,没有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标准。主要问题是缺乏对材料价格的审计。由于缺乏人员和个人利益,材料价格往往是无效的,找不到便宜的材料。材料的外观会影响工程的质量,竣工审查结束后,应按合同标准执行,并及时了解投标人的实际要求,避免竣工审查对工程造价造成不现实的影响。在我国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
        当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和方案都需要随着施工方式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各项工作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就出现了缺乏科学管理方式的现象。仅仅在工作过程中依靠着项目负责人单方面的进行造价方案的落实,就有可能出现具体管理流程方面的失误问题,使得造价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2.2定额管理方式普遍存在
        当前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选择上,仍然以计划经济所提倡的定额管理方式进行,但这种管理方式过于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定额管理方式进行预算制定,使得造价控制方式过于死板,从管理方式到价格的确定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的价格随时都有可能上涨或下跌,每年的材料价格都不尽相同,不仅是材料,包括人力成本、设备使用价格等都会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定额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与企业施工管理目标相违背。
        2.3工程造价虚报现象普遍
        施工单位在对项目成本进行估算时,往往会将价格报高,工程项目报价存在虚报的现象,一些项目负责人为了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就会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导致工程造价被抬高,施工企业经济受损。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严格审查和控制工程变更设计
        假设我们要建一个5万平方米,20层的综合体。整个建设项目包括会议楼、主办公楼、广场、绿地及规划费,基金总额1.5亿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负责增加层数,重新分析各部门的需求。国内施工需要改变施工工艺的,增加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工期相应顺延。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上述实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工程结算纠纷,控制工程造价,设计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设计方案,避免工程设计发生大的变化。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有设计变更,应提前控制变更过程,并对修改后的图纸进行严格审查。承包人应将修改后的设计纳入报价系统,并按双方约定进行后续工作。
        3.2控制材料、设备购置费用
        造价控制工作的目的是进行成本控制和进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不能盲目地进行成本的缩减,而不进行质量方面的考虑工作。许多工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往往在许多工程用料方面进行缩减,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这并不是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而是出现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后期的工程处理中将会完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施工材料的控制方面需要进行“性价比”的选择,但是是建立在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盲目进行。另外,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后期的安全问题,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货比三家的工作,做好质量方面的控制工作,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造价预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于建筑工程中材料的用量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降低成本,做好机械使用费用方面的相应支出和控制,做好机械设备使用的日常监控和维护的工作,延长机械的使用效率,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3.3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为了让建筑工程施工团队更好进行施工,不仅仅需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施工模式以及施工理念还需要做好成本的控制体系,让更多的施工人员都可以明确自身的施工内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中的造价管控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工程效益,还可以加快施工进程,从而有效落实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对于高效率完成的团队需要给与相应的奖励,而对于大量浪费资源、工作效率低的团队给与相应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项目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加快整体的施工进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成本控制。
        结语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并不断总结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采取相对措施及时加以控制,推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俊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江西建材,2016(23).
        [2]金磊.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江西建材,2016(2).
        [3]任金忠.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工程管理,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