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接诊的骨科患者134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首先,从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情况来看,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次,从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对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骨科护理;实施效果
从骨科护理对象的特点来看,多数患者都是因外部创伤而导致骨骼受到损伤,而患者的骨骼在受到损伤后,不仅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与此同时,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往往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而对正常的治疗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有效提升患者后期的康复质量,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十分有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67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19岁至52岁,平均年龄为(39.9±4.5)岁;观察组672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20岁至54岁,平均年龄为(40.3±4.6)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方式,护理人员在正式开始护理工作之前需提前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与此同时,做好针对患者的病房护理工作,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时加入心理护理方式以及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由于骨科疾病患者多数需要较长的恢复期,在康复期间,他们不仅需要忍受因疾病而带来的剧烈的疼痛感,与此同时,自身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在此过程中,患者难免会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若患者的不良情绪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调节,最终也会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程度,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针对患者对自身病情以及对治疗方案产生的疑虑感,护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提升患者对治疗活动的配合度。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使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在此基础上,使患者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2]。一方面,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清理病房卫生,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病房内部设施的消毒工作,控制好病房内部的光照、湿度以及温度等。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针对患者的身体护理工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定期为患者调整体位,辅助患者下床运动以及完成日常的生活活动。
1.3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包括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情况以及抑郁心理评分情况。
其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及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无明显差异,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分)
.png)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而在此过程中,人民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常规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要,对此,我院骨科护理人员常常采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护理方式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来说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其不仅能够实现护理效果的提升,满足患者在康复期间各方面的护理需要,使患者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治疗,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活动,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后期康复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4]。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心理状态方面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整体无明显差异,而在接受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焦虑状态评分方面,还是在抑郁状态评分方面整体均优于对照组患者[5]。与此同时,通过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观察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也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的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的接受度。而这一结论也与医学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由于骨科患者多数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因此,对于护服务的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吴群.综合护理干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194-196.
[2]朱如碧.骨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护理中早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2):315-318.
[3]黄天雯,肖萍,陈晓玲,张伟玲,戴巧艳,黎小霞,成守珍,罗佳卉.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8):945-949.
[4]田发秀,陈湘玉,陈丽萍.骨科护理门诊高级护理实践现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14):56-59.
[5]黄天雯,肖萍,张伟玲,陈晓玲,黎小霞,戴巧艳,成守珍,罗佳卉.骨科专科护理环节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2):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