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樊振波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活动也在不断增加,与其相关的档案数量、种类等变得繁复。
        杭州正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活动也在不断增加,与其相关的档案数量、种类等变得繁复。为了使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服务于展览活动,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改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工作。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是博物馆举办展览活动的重要记录,可以有效帮助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前期展览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积极改正,更好地服务于未来。为此,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分析与管理活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博物馆也备受人们关注。展览档案作为博物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也是不可小觑的。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档案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在管理制度发展进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博物馆展览工作顺利进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博物馆展览档案的管理工作,并尽快解决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主要包括博物馆在举办陈列展览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的书面资料、影像记录、音频资料等,涉及范围广,种类繁多,相较于其他的档案资料缺乏内在的联系性与规律性。基于此,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分类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博物馆陈列与展览档案信息库,将不同的陈列展览档案进行联系,为日后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支持。具体来说,一方面,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工作可以提升陈列展览活动的质量,例如,当某一博物馆想要举办陈列展览活动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翻阅具体的陈列展览档案,对往年陈列展览活动的举办时间、展览主题、相关展品进行深入了解,这就可以有效避免本次陈列展览活动的举办时间不合理、展品过于重复,缺乏新鲜感等问题,提升本次陈列展览活动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分类与管理工作可以为相关书籍的编写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博物馆藏品丰富,相关书籍的编写不仅可以推动相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可以带动相关文化知识的普及,提升社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这项工作过程复杂,对编写人员的文化素养水平要求较高,而博物馆陈列与展览档案的分类与管理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的原始数据支撑,降低其难度,并增加其准确性。综上所述,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分类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必须增强重视性。
        2.展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1优化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在举办展览时,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展览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比如博物馆管理层可以以一次展览为一个工作节点,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展览档案管理小组,开展相关档案整理和管理工作。再由各组长将具体工作交由各部门负责,完成展览档案的记录、整理以及移交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设立考核机制对各方面的负责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实施奖罚制度。除此之外,档案馆还应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展览档案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档案管理员的业务水平。与此同时,博物馆管理层还可以组织相关档案管理员到其他档案馆进行学习交流,促进博物馆管理人员共同进步。


        2.2科学管理展览档案,及时更新档案记录
        博物馆展览内容复杂多样,其展览档案也是杂乱无章的。所以,展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展览档案进行科学的整理。由于展览档案时间跨度较大,收集资料的时间和节点也不具备特殊性,从策展到展览结束这个时间段内,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展览档案随时进行整理更新,所以展览档案的临时归档是非常必要的。博物馆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一个临时的展览案卷,按照展览分类将资料临时归档,在每年末进行档案整理的时候,再将整个展览资料完整的规订在一起。在展览档案的整理过程中,为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档案整理人员还可以将展览档案进行卷内排序。由于完整的展览档案管理资料涉及面广、复杂度高,一些相关的历史衍生产品也难以分类,所以整理人员不能仅仅按照历史沿革的时间线进行整理排序,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与展览立项资料以及相关媒体报道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对展览档案进行排序时,先进行档案分类后再进行排序,这将会大大降低整理人员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将展览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由于展览内容较多,展览档案的载体也比较丰富,展览档案不仅仅是文字的,还有图像、录音等,这个时候档案整理人员就需要对展览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了。相关整理人员需要在区分开展览档案载体的基础上,以不同表现形式对这些资料加以区分。例如在展览文书档案的整理过程中,我们知道这些文件包含了展览请示批复、往来函件等最普通的文书形式,它还包含了来宾签到簿、展览简报、席卡等多种形式的文件,这些资料尺寸要比标准档案盒大,并且样式多种多样,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不可能对每一种形式的资料都分配适当的收纳盒,所以这些形式的文书资料就可以另放一类进行保管整理了。再加上席卡可以多次使用,整理人员可以将其单独保存,以便在日后的展览中再次派上用场,分类整理保管就更加有必要了。
        2.3建立电子管理系统,加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电子记录为我国博物馆相关展览档案的记录工作提供了便利。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电脑网络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送储存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范围也从文字图像发展到了电子文件和数据档案等多种便捷操作的形式。博物馆展览档案作为博物馆的一种记忆,其信息化的工作也应该尽快开展。在早期的档案整理工作中,部分纸质文件不利于长期保存,模糊、破损的记录为相关档案整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博物馆展览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将档案统计以电子数据等形式记录在电子储存设备中,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资料查询,也可以在将自己馆内资源与其他博物馆内资源之间的共享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促进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博物馆开展展览工作提供便利。此外,对于早期一些磨损的展览档案,整理人员可以将其进行扫描保存,有效延长展览档案的寿命。同时,信息化的保存方式可以记录老档案的原貌,在对档案进行追根溯源的时候能够提供凭证。
        结束语
        总之,档案是博物馆的记忆储存媒介,随着博物馆档案资料的不断增加,科学、有效管理这些具有巨大价值的历史记忆对博物馆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分类与管理可以提高博物馆在以后举办展览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性与高效性。但是,目前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为此,相关工作部门以及人员应积极采取高效化、科学化策略,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分类与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推动国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霞彪,王扬能,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管理浅析——以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为例[J].档案,2014(12):55-57
        [2]鹿继敏.博物馆陈列展档案分类与管理[J].云南档案,2018,314(5):53-54+59
        [3]杨京丽.做好博物馆展览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浙江档案,2017(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