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思政课“隐性缺勤”问题研究 李旭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旭
[导读] 摘要: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为此,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政课的质量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
        摘要: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为此,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政课的质量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近些年来对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调查,发现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课堂上存在严重的隐性缺勤问题,本文分析了思政课学生隐性缺勤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思政课学生隐性缺勤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课;隐性缺勤;研究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隐性缺勤概念
        大学生缺勤也叫逃课,学生课堂缺勤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缺勤即旷课行为。另外一种称之为隐性缺勤。隐性缺勤原来是指在工作中,员工在岗位上工作,但却效率低下,是如同缺勤一样的行为。本文采用此观点,所说的隐性缺勤是指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心在别处,从事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的思想和行为,其学习效果如同缺勤一样,如玩手机、看课外书、学习或复习其他课程、听歌、睡觉、想别的事情、发呆等。
        2思政课对高校大学生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2.1促使其修身养性,追求一种内在的修养
        内在修养对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因为人生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真正的快乐是需要向内求的。这其实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当代大学生理应追求人生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不是肤浅的、低俗的、短暂的、表面的、虚假的快乐,而应该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强大的、长久的、高雅的、有深度的、真实的快乐,即要修身养性。思政课就是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思政课在很多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大学生要减少对物质功名的追求,要用知识、思想、信仰来武装自己,以一个健全的心态寻找幸福的方向,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作贡献,也才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2.2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在高校普遍扩招之后,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毕业之后就面临着失业的问题。面对种种原因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就失业。如何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思政课教育教学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思政课能够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辩证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充分认识自己,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能够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思政课学生隐性缺勤的现状
        3.1制度上对隐性缺勤问题缺乏约束力
        各高校都制定有约束学生旷课的规章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显性缺勤,但是由于学生隐性缺勤行为复杂性、多样性,现实中还缺乏长期有效的约束学生隐性缺勤行为的措施。第一,有的高校对学生惰性隐性缺勤仅是把学生“赶出教室”,这又使该学生形成了显性缺勤;第二,有不少学校出台了督导监管教师管理课堂纪律的制度,一方面督导听课有限,不能全面监督教师课堂管理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评教制度又使教师不敢严管多管学生。
        3.2表现形式上有惰性隐性缺勤、兴趣隐性缺勤、志向隐性缺勤等
        根据学生学习的目的可以分为:(1)混文凭型,这类学生学习目的是单纯为获得文凭,不求增长知识,学习成绩的口号是“六十分万岁,多一分作费”,这类学生在课堂上多为隐惰性性缺勤,在上课时不听讲,表现有发呆、睡觉、看小说、想别的事情等。

(2)兴趣型,这类学生对玩游戏、聊天、网络资讯等特别感兴趣,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表现有网络上聊天、玩游戏、看手机等。(3)志向型,这类学生占多数,这类学生有明确的出国、深造、就业的志向,在上思政课时隐性缺勤主要表现为出国深造而学习外文,为考研而复习考研相关课程,为就业考证而学习相关资料等。
        4减少思政课学生隐性缺勤的对策建议
        4.1完善相关制度
        (1)对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实行综合评教。针对单一学生评教制度的缺陷,建议对担任思政课的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实行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教学督导评教、领导评教的综合评教制度;(2)学生期末考试实行全校分类(文理分类、年级分类等)统一考试制度;(3)实行学生毕业全省思想政治教育课分类分层统一考试制度。
        4.2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辅助教学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满天飞”的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能够很轻易地从各种媒介那里获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面对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要发挥思政课之用,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在很多大学生眼里,高校思政课是枯燥无味的,因而没有学习的兴趣,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填鸭式教学。目前,手机、电脑在大学生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大学生能从网络平台获得大量教学资源,移动式学习已经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比起枯燥无味的传统填鸭式大班教学,他们更喜欢在移动端学习。因此,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辅助教学,将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一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通过微课等方式,让学生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听课学习,既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二是可以录制一些精品思政课放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教师的思政课进行学习,由此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感官体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4.3加强思政课投入,减少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
        鉴于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相关资讯及文献资料不足,要不断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投入,并定期地免费发放思政课相关书刊、辅助资料,在全国统一设立思政课网站(有名师课堂、教学资讯、教学经验交流等),担任思政课教师可以注册免费进入,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和信息。组成国家级、省、市级思政课教学学会,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教学交流。思政课投入的经费可以来源于财政专供或设置专项教育经费。
        4.4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首先要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各高校应该努力为思政课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建立清晰明确的教师奖罚制度,对于那些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要大力宣传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非旦不能姑息,还要进行批评与指正;然后,要加大师资选聘和培训。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实际合理确定选聘条件,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充分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用人需求制定合理的选聘计划”。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要求为准则,努力做一名“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时代合格思政课教师。
        参考文献:
        [1]郭秀丽.高校思想政治课隐性逃课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183-184.
        [2]张晓霞.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研究—以青海某高校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39-40.
        [3]吴晓蓉.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逃课现象的伦理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158-159.
        作者简介:李旭,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思政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