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建设思考 李丽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丽
[导读] 摘要: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当下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山西省临汾市国网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当下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就业、税收贡献、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企业由于诸多限制因素,公司财务治理不健全和不完善,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给出如何改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对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建设
        1企业财会内控现状及主要问题
        1.1财会内控监督意识淡薄,认知模糊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对于企业管理者,其重心仍以“市场”“生产”为主,来推动企业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但是,企业管理者缺失对财会内控监督的正确认知,使得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更趋多样化。财会内控监督的重要任务是对资金、授权、财产的监督,虽然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财会内控监督的重要性,但因管理上的忽视或意识不足,导致财会内控监督与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不畅。如内控管理中存在监督漏洞,对财会管理重视不足,忽视专业人才的引入,财会内控控制松散等,使得执行力差,财会管理效率偏低,会计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企业资产安全,甚至存在财会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
        1.2财会内控监督体制不完善,流于形式
        从体制层面来看,对于企业财会内控监督还存在体制不完善问题,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因为企业对财会内控监督认知不足,缺失应有的关注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漏洞较多。纵观当前多数企业,虽然制定了财会内控监督体系,但多停留于表面,制度建设与具体业务的衔接不足,特别是在重点部门,依然存在权、责不明问题。如一些企业监事会、股东会、董事会在责权分配上存在交叉,使得财会内控监督工作难以有效推进。一些财务人员缺失对自我权责的保护,无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账册、审核的准确性、合理性,也暴露了一些企业财务活动监督机制问题。
        1.3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控制诸多环节,监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有效地执行并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要有独立的主管机构,如内审部门,对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不断搜集相关真实资料,并及时向各个部门反馈内部缺陷信息,协调各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的违法违规行为,让各部门从整体利益出发更好地配合协作。通过调研发现,60%的企业还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致使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难以实现。虽然有些企业组建了内部审计机构,又因内部审计人员由管理层负责,失去自身的独立性,容易产生舞弊行为,使内部审计不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1.4财会内控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据调查了解,有不少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有待提升,他们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问题和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细化内部审计控制过程,导致内控工作漏洞百出。其次,在企业的资产计量及归属管理工作中,由于某些财务管理人员对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这类资产缺乏科学的监督与管理,致使内部核算工作的潜在风险加大,削弱了财务核算落实效果,降低了企业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其成本 方面缺乏 科学控制;另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在财务收支计量方面由于受到了传统理念、工作方式等要素的影响,继而使得财务收支计量工作水平有所下降,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问题。


        2 加强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有效措施
        2.1完善财务内部管理体制
        部分企业不注重对财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对存在漏洞的管理不进行调整,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没有得到有效的内控监督。使内控监督缺失,没有履行其职责。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然后结合政府宏观经济改革的情况,制定适合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工作的整体控制制度。使企业各部门的员工在执行起来不困难,从而有效完善监督制度。面对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不同的特点,依照科学严谨的划分模式,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使财务部门的工作真正能发挥法律的效应、使财务部门的工作能有规章制度可以执行。要让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能够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财务部门根据各岗位的职能要求进行合理划分,例如,出纳、审计、账务审核人员应该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避免财务人员出现不作为的情况。让财务部门每个员工都能互相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2.2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多数的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都不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不全面,业务能力也有待提高。我们要从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以及提升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着手,因为这些条件是确保内部财会控制监督体制的必须点。会计人员要清楚的认识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从根本上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树立正确的财务工作观念,才能有效的防止会计人员徇私舞弊的现象,防止人为原因导致内控控制失去效果的情况发生。因此,企业要充分了解会计人员的思想品质、行为异常等现象出现,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知识的教育,定期安排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会计人员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选择正确的道路。另外,企业还要定期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2.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时需要依靠内部的监督制度,只有建立出一个完整的部门监督机制,才能让财会人员的工作变得规范化。在建立、完善监督制度时,要保证监督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此来保证监督部门工作的公平性,发挥出监督部门的作用,起到一个监督管理的效用,对企业的财产安全性进行评估,促进财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时的监督力度,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企业的事前和事中监督,通过对整个经营活动流程的监督,来减少企业在交易时的风险,提高企业预见风险的能力,能让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解决。
        2.4确定好核算制度
        核算制度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对其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考察,在实施会计核算时,要将企业的全部会计业务放置在一起,统一进行核算,依照我国相关的会计制度去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对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准确程度,使用这种核算制度,有助于会计数据信息的整理,对其数据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会计核算小组,通过该小组的建立,让小组内的人员认真贯彻落实核算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财务发生问题的现象,减少坐支、私自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杜绝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
        3 总结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既是企业发展的机遇,又是企业发展的挑战,企业应该认清当前的市场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管理制定,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应该积极与时俱进,重视财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内部控制,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根据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陆伟琳.探究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5,(15):162-163.
        [2]孙蓉.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解析[J].中国商论,2015,(17):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