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2020年将是广电大力发展物联网专网服务及应用的爆发年。伴随国家5G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广电行业物联网白皮书等相应标准的完善、发布,发力广电物联网建设,推进基于物联网的专网及应用,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广电”,将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广播电视网络的下一个发展增长点。广播电视与物联网的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将促使广播电视产业生态和商业规模的全面变革与升级。基于此,本文对物联网电动车充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电动车;电动车充电
引言
伴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区域推出了“集中充电”、“充电不入户”等强制性要求,电动自行车集中化充电解决方案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政策的落地问题。接踵而来的便是产品的更新迭代,多样化的充电解决方案在我们生活中出现。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潮,电动自行车充电方案也必然融入了云服务、线上运维管理的元素,在便捷受众群体的同时,电动自行车充电方案也暴露出了技术层面、质量控制和日常运维等一系列的问题隐患。
1物联网技术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在1985年由Peter T.Lewis提出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物联网,即Internet of Things,它的本质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相互进行连接所建立的网络,它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与互联网进行并网的处理。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传感器模块,对需要的监控、连接、互动的设备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它主要用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实现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包括物与物、物与人等的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管理。物联网在本质上是通过局域网进行设备识别和数据交互的,这也就意味着物联网必然是以互联网网络为基础的,同时它也是在互联网网络基础上的延伸,此外,物联网的用户扩张到了互联网中的设备和设备之间,这些在同一个网络下的设备也可以进行数据交互。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将物与物相连,并将多种感知设备和传输设备相融合的聚合性复杂系统,它的体系结构在技术上包含三层,传感层、传输网络层和应用网络层。传感层是基层,包含各类传感器设备并提供的感知网络;传输网络层在物联网层次中处在中间层,它由信息和管理中心组成;应用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最顶层,它是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的操作可以进行网络中相关设备的信息交互。
2目前电动车充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具有安全隐患
我国有两亿辆存量电动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作为日常通行的交通工具,因其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但电动车自行车的安全充电问题,却是一直困扰着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起的火灾,比比皆是,据消防部门进行的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的实验,在楼道内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着火3分钟后,楼道温度即可达到600℃,且伴随大量有毒浓烟释放。因此公安机关严谨在封闭空间内对家用电动车及电池充电。
2.2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不强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电力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和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人们生活中利用,还是会出现有的人利用信息为非作歹,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信息的泄露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过错。因此保证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中物联网的安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2新设施不注重后期维护保养
为了解决相应电动车充电不安全问题,政府机关一直致力于引导建设安全充电设施,随之而来的基于社区面向电动车充电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但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尽如人意。如投币式、IC卡刷卡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对使用者不便之处极多,硬币兑换、投币机械故障、充电插座不安全、刷卡故障无法提供依据、充值不便等问题始终困扰使用者。
而且充电长期暴露在室外经受风吹雨淋的设施在环境可靠性和适应性等方面除了依靠产品本身的原材料和质量来保证以外,日常的维护保养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规范科学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大大增加设备的可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后期维保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提升离不开专业化人员的规范操作。在人员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站点维护人员对设备情况不够了解、未经专业培训便上岗操作、操作不规范不一致等问题。导致出现安全故障不能及时响应并得到有效解决。
3提升物联网电动车充电应用的有效策略
3.1采用无线电充电技术
在电动自行车中的应用。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的代步工具,与普通的自行车相比,它更加省力,速度更快;与电动汽车相比,它不需要驾驶证和牌照,在车辆拥挤的道路中,能够顺利通行。不仅如此,电动自行车还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是短距离出行最为理想的交通工具,并且电动自行车的价格相对较低,正因如此,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范围普及,在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电动自行车的身影。由于电动自行车采用的是蓄电池,所以在行驶一定里程后,需要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应用到电动自行车中。
3.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共享电源
针对电动车充电市场的痛点,结合物联网本身万物互联、大数量终端接入、覆盖范围大的特点,采用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电动车充电解决方案是“智慧广电”的实际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也是目前技术含量较高,营运较为便利,用户大数据最易获得的解决方案,也是智慧城市的基本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充电管理系统其基本的系统架构包括:集成物联网模组的智能充电终端、物联网运管平台、运营管理互联网云平台、手机APP,整合为一体的智能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手机、手提电脑、平板等设备提供充电、供电服务。
3.3维护保养规范化
公共充电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新成员,具有功率大、工作时间长、室外使用、普通市民易接触等特点,且投入运营后随着服役周期的增加其绝缘性能、接地完好性、IP防护等关键安全性能指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若不对其安全问题加以重视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也很容易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并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利用技术手段,对公共充电设施的电气安全、安装环境安全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很有必要。对维护人员,进行充电柜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的现场维保和应急响应人员均应经过这些培训持证上岗。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物联网运用在生活的各个领悟,物联网在智能化电网信息化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至关重要。新兴业态和新产品的出现极大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在行业繁荣的背后也应该看到隐忧和不足。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规范化、集中化势必也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和社会管理问题。在智能网联万物的大趋势下,充电设备不仅仅要考量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软件协议层面和数据信息安全层面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也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廖家齐,钱科军,方华亮,周承科,徐彦.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运维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19,40(09):20-26.
[2]李庆,胡社教.基于窄带物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J].测控技术,2019,38(05):53-57.
[3]俞铭津,江莺,张梦琦,俞旭,段峥,许越.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J].测控技术,2019,38(05):48-52.
[4]王振飞.“物联网”,安全社区新动能[J].城市开发,2018(21):50.
[5]朱超.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蓄电池充电保护系统设计[D].安徽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