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杨评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杨评
[导读]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建筑的安全决定着它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年限,也决定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浙江创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浙江温州  3254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建筑的安全决定着它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年限,也决定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设计安全达到标准是建筑的首要问题,其次再考虑建筑的经济性能,结构设计者应时刻关注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的因素。身为一名学生,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的设计工作铺设道路,我们需要提前预估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增强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经济性
        引言
        建筑结构的重点关注问题为安全性,在注重安全施工的同时应顾及到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所以,工作人员应当考虑建筑的结构设计质量问题,在节省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设计人员应该多方位考量,制定合理方案,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安全标准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我国没有制定完整的行业规定,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土木工程项目近几年刚有起色,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缓慢,业内缺少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工作,又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不够完善,监测单位没有开展全方位的三维检测工作,从而使得土木项目的安全性存在问题。例如在建筑施工时,未按照行业规定,用空心砖材料建筑,时间久了,空心砖垒制而成的墙体将出现缝隙,使得整个建筑出现安全隐患,由于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相关处罚机制,从而使得建筑行业的整体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2.结构稳定性不够强
        在建筑施工中出现坍塌事故,其主要原因是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不够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达到标,在结构的局部遭到破坏时受到的影响较小,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自然灾害来临时,尤其像地震这种强劲的灾害,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可以保证建筑的墙体和主要梁段保持稳定,从而减少人员伤亡。所以结构的稳定性极大程度的决定着建筑的安全性能。如今我国众多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未达到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从而使得在灾害来临时众多人员伤亡。
        3.柱子设计不科学
        存在一部分设计工作者没有充分了解构造主和承重柱。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在地震来临时保证建筑稳定,建筑规定在屋内砌体中将构造柱放在合适的地方和圈梁连接起来;承重柱扮演着承重的角色,它的强度要远远大于构造柱。假如工作人员把承重柱替换为构造柱来承担承重作用,建筑的整体强度会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承重柱的面积也不达标,将无法承载建筑的重量,极有可能出现裂缝或者更大的安全事故。
        4.缺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规范
        我国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条文无法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没有充分发展完善,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尤其在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纰漏,无法达到监管到目的和标准。有些建筑公司存在技术性问题,对前期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建筑的后期保养工作无法落实到位,解决安全问题只做表面工作,无法将问题从根部消除。
        二、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探究
        1.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有些设计工作者将工作重心只放在了建筑施工安全方面,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日积月累,这种环境因素将会慢慢腐蚀掉建筑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无法具备优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产生诸多安全问题。再加上员工没有将这些环境因素作为关注对象,从而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正常施工时,达到标准的设计图纸是不会进行再次修改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容易造成施工停滞,由此应该将设计图纸仔细分析研究,进行二次修改。

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和施工人员要时刻确保沟通顺畅,当施工场地出现突发问题时,设计人员可以尽快到施工现场检查设计图纸,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制定整改方案,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
        2.增强设计结构的经济性
        工程建筑团队是由竞标产生的,主要表现为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企业根据竞标的最终结果,制定出经济性较高的结构设计思路,设计人员按照竞标的结果,需要打破原始的思维模式,采取灵活的思维方式,提出最新的想法,在按照所有规定的基础上,把建筑成本适当降低,另外在需要工人的数量和所需材料的总量入手,确保建筑设计到安全可行性,将成本降到最低。企业需将所有部门紧密联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各自本职工作,另外企业同政府也要有所联系,确保检测过程快速顺利,企业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动,倾听购房者的自身要求,结合本地的发展情况,最大程度加强建筑的经济性。
        3.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水平
        设计人员决定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假如设计人员未达到专业水平,他的作品很大程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涉及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这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根本前提。现如今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缺乏高端人才,所以设计工作者应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企业在选择结构设计工作者时应重点关注专业水平,并按时对设计工作者开展专业培训工作。设计人员应保证自身的知识储备达标,并且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来,需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进行设计工作。在建筑设计时应将每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了然于心,并且制定出科学的解决策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出现了一些和结构设计相关的软件,设计人员应将其分析了解透彻,不但可以保证结构设计的效率,还可以使自身的结构设计提高安全性。
        4.定期对工程进行安全监测
        对于企业来说,每个建筑工程都同等重要,应重视所有施工项目的安全状况,对施工情况实施监督管理。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确保监管到位,制定完整的管理方案,将责任分配到个人,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企业需制定科学的奖惩办法,以此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劲头,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准。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例如最新的装配式结构,不仅可以高效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还具有节约环保的作用,当前的检测要求应不断发展进步。
        5.系统化制定安全准则
        企业应系统化调控安全准则,确保达到国家的规定要求,并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在管理过程中深入分析,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在制定安全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优秀项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做出调整改进。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又能促使建筑业的进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达标,制定系统化的安全准则。
        结束语
        从以上所有条件可以看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我国起到关键作用,即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又关乎我国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状况。尤其对于结构设计来说,安全问题乃重中之重,它不仅决定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又关乎我国所有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所以,这就要求所有土木建筑工作者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在积极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设计工作铺设道路。作为设计人员,应着重思考建筑施工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制定解决策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黄小新.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6260-6261.
        [2]张勇.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1):87.
        [3]陆文彬.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doi:10.3969/j.issn.2095-2104.2014.05.1440.
        [4]孟婷.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4):338.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14.0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