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改进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主要路径 胡燕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胡燕
[导读] 摘要:该文简单介绍了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内容,分析了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有效性,更好地满足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该文简单介绍了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内容,分析了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有效性,更好地满足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改进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主要路径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力企业迅猛发展,其行业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后勤保障工作发生较大改变,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各项工作开展有效性和可靠性。为了提高电力企业后勤保障工作质量,必须要重视高效管理,增强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为电力企业平稳经营提供重要支撑,进而满足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该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电力后勤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特点
        电力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属性,其能够为群众提供的服务业务包括了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科学等多个方面。电力企业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开展科学合理的后勤保障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单位运行成本。因为电力企业所开展的业务类型比较复杂,所以后勤工作要具备规划性,才能确保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后勤往往需要负责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物资采购、车辆、对外接待等事项的处理,所以后勤管理风气对于整个事业单位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任何单位和企业后勤工作都十分关键,电力企业不仅服务范围广,同时工作量大,影响范围大,必须要确保有优质的后勤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资产、员工、环境等方面管理和保障,满足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后勤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服务性质,能够支撑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后勤工作效率,一方面可维持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和生活。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不仅需要具备有服务职能,同时还需要具备有保障功能,属于电力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提高后勤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不仅可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凝聚人心,为员工提供更多保障,促进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以此为基础,后勤管理属于企业管理工作最为直观展现,做好后勤管理能够充分展现企业风采。后勤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精细化和信息化改革等有足够重视,提高后勤管理制度的效率和质量
        2.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及问题处理策略
        2.1完善工作制度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早,虽然内部设定了后勤保障及管理制度,但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或本世纪初期落实的,但是随着我国近几年社会改革的深入,这些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工作的实际适配性已经开始降低,导致制度的应用过于表面化。制度是工作执行的堤坝,因此制度内容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改革形势相接轨。例如:某单位后勤保障部门在发现单位停车数量增加后,就对应提高了对车辆的管理效率,合理增加车位,单位人员可以享受更高的车辆安排服务。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后勤保障现存问题,就需要调整制度内容,使其发挥出应有的管理作用,从国有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入手,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者应加强对制度的重视。与此同时,在完善工作制度后,还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将服务内容向着多元化方向拓展,倾听群众的意见,让单位内部所有人员积极发言并提出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意见或建议进行改进并投入使用。这样一来,工作人员会提高对单位的信任度,并认识到自己是单位的一份子,不仅仅工作积极性会有所增强,同时岗位责任性也会提高。在收集员工建议时,可以采用互联网投票、问卷填写等方式[1]。


        2.2建设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大部门国有企业结构年龄偏大,甚至还有一部分兼职人员担任后勤工作,高精尖的人才资源较匮乏,导致对信息技术、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吸收效果不高,例如:很多后勤人员都是通过内部举荐或者其他岗位临退休调配过来的,并不具备专业的业务处理能力。如果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后勤保障的工作质量,不利于国有企业后勤业务的开展。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中制度、思想上的改革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后勤人员提高对应的认知。想要建设出一支高水平、高能力、高质量的后勤人员队伍,首先应做好人才招聘工作,在招聘时强调人员的专业性,提高录用门槛,确保招聘渠道的透明、公平、公正、公开。只有严肃人才选拔环节,才能为后期保障部门输送更多专业性人才。同时,还需要对在岗人员做好定期的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课程结构,使其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增强业务能力。例如: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进入单位进行讲座,潜移默化中培养后勤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此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将培训考核的结果与个人绩效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对岗位的积极性。
        2.3推进信息化技术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思想,报告中制定了关于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同年12月,我国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G20峰会上也提出,中国要深入落实网络强国的政策,打开网络文化的局面。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有企业需要处理的业务类型也在增加,为了保证后勤服务质量,就不能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人工处理方式多凭借经验行事,面对庞大任务量难免出现疏漏。另外,还有很多单位虽然响应国家号召引进了信息设备,但是使用率较低,多停留在写表格、发邮件上。信息资源在后期管理部门中的流通率有待提升。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是未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开展的必然途径。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更新办公系统软件,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快捷、方便、高效等优势,合理分配单位后勤物资。例如:将物资编码录入系统,在系统上即可判断物资是否需要补充,提高库存盘活率,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2]。
        2.4深化责任意识
        从实际工作内容上来看,后勤保障与国有企业日常事务息息相关,例如:信息处理、档案分类、办公室卫生、安全保卫、物资综合管理、政策宣传等等。正是因为业务种类繁杂,才会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明确,缺少对工作内容的量化及理解。古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尽管后勤工作内容比较细化,但是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时,同样需要我们具有深耕意识,在岗位上踏实肯干、积极乐观。树立起自我奉献与群众服务意识。只有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对材料撰写、档案管理、卫生清洁、接待服务等业务工作都要高度负责,业务水平要经得起推敲。
        结束论
        综上所述,做好企业中的后勤保障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开展业务活动,为其提供必需的服务。后勤管理工作覆盖面比较广泛。且工作内容繁杂,例如:资产、物资、文案管理等。为了实现高质量的保障管理目标,需要工作人员有全局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保持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秀娟,徐中亮.完善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措施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65.
        [2]刘倬.电力系统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措施[J].大科技,2015(1):27.
        [3]高静辉.提升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2):36,39.
        [4]王红.电力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助推一线高效工作的重要价值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3):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