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武俊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武俊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打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办公区域,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打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办公区域,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寿命以及基本性能,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效的检测,对影响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确保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建筑工程;重要性
        建筑领域中建筑材料是一个重要部分,如今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多,材料含量成分日益复杂,检测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所以必须加强建筑材料性能检测,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鉴于此,文章主要对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1能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建设质量
        通常情况下,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承重力、韧性、强度等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比如对于水泥和钢筋,只有质量达到标准就可以发挥出设计图使用功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如果其质量不达标,在实际的施工中就有可能出现墙体坍塌、倾斜等问题,从而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建筑材料性能检测非常重要。
        1.2能增强经济效益
        只有使用质量达标的建筑材料,方可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周期长。现阶段,尽管一些劣质建筑材料采购成本比较低,但是后期维护成本会提高,所以建筑企业要具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不能被眼前小利迷失了方向,不然就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耗费更多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
        1.3能强化建筑材料的适用性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图需要由设计师认真规划、计算后编制而成,设计内容包括承重计算、结构设计等。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进行充分考虑,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在实际的应用中承载力较差、强度或韧性不够,这就导致建筑材料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了很多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施工进度。所以需要加强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其可以增强建筑材料的适用性。
        2提升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2.1明确标准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工作开展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明确检测的标准。在检测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类型,明确其使用材料的标准,根据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对材料加以检测,将检测结果与质量标准相对比,判断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对不同的建筑材料,相关检测人员需要科学选用检测方式。如对水泥材料性能检测的主要指标是凝结时间、稳定性、胶砂强度等;而对钢筋材料而言,主要检测的是其弯曲性能、拉伸检验等。
        2.2取样试样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往往采用的是取样试样的检测方式,取样试样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在材料性能检测过程中,取样不规范,就会造成后期检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在取样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要遵守相应的标准,对材料加以编号,将生产厂家、等级、品种等相同且连续进场的材料作为一批,而在取样过程中将不同的厂家、品种、等级等作为一个取样单位,以保证取样试样具有代表性,使得其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2.3控制湿度与温度
        控制检测环境,可使湿度与温度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方面,检测人员应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对实验室进行建设,为检测工作提供湿度、温度相对稳定的空间,使检测结果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对环境变化所带来影响加以明确,视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以此来达到提高结果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根据材料与湿度、温度所表现出关联的紧密性,确定可使材料性质维持在稳定水平的指标,若检测对象为混凝土,实验室湿度应≥95%,温度应被控制在18~22℃的范围内,若检测对象为其他,检测人员则需对以上数据源进行调整。
        2.4合理配置检测设备
        目前,部分单位仍旧对落后检测设备加以运用,此类设备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检测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均不达标,只有投入大量人力作为辅助,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这样做会导致人为因素给检测过程、结果所带来影响,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被展现出来。在建工材料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只有引入新型设备,才能使高效检测的目标成为现实。
        2.5执行标准检测流程
        材料性能检测必须依据流程,按照建筑工程要求的标准来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操作流程,违反操作规定,做不规范的检测。检测操作的基本流程及标准流程是经过科研人员的专业和反复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对比、分析,制定出的对于提高检测结果最有帮助的方法,能从最大限度上降低在检测操作中人为因素或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干扰,因而被制定为规范操作的范本和标准,使后续检测人员依据其进行检测。在未经大量科学试验验证的前提下,改变检测方法和改变检测流程所获得的检测结果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建筑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项目,检测人员不应以其为可能性代价进行科学试验。此外,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也会影响其对标准流程的执行,所以须确保检测人员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和检测能力,资质和能力未达到标准的检测人员不应允许其负责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和关键性检测部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除了检测过程中应依照流程进行外,检测人员也应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采样、检测及上报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2.6加强检测数据管理
        建筑工程中所需使用的材料众多,这些材料皆须经过检测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在对建筑工程中的全部材料完成检测后,会形成数量庞杂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是施工材料选择的必要参考依据,关系着后续的施工进度能否顺利推进。因此,在材料性能检测完成后,须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做好数据存储、分析对比结果记录,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还需要附注检测报告说明。在依据规范如实记录检测情况之外,还应对总体数据进行必要分析,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检测数据应确保精准无误,避免在传输、编辑、移册等过程中造成错讹,须对检测记录进行多人、反复核对,尤其是对检测记录中的数据部分进行核对,除了须避免数据错讹,还应注意避免数据不完全,保证检测记录没有遗失。检测结果是严谨的施工参考数据,所以在报告文字表述部分杜绝歧义、词不达意或其他叙述模糊的情况存在,以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者造成误导,造成决策性错误。材料的检测是一项系统化操作,其中涉及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验,不仅须进行质量检验,而且须进行计量检验,材料的检测并非单独依靠检测人员就能够完成,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管理安全性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因此既要注意专业度的分工,又须进行部门协作。
        3结语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材料性能检测是工程实践的主要环节,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从源头上杜绝了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相关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工程材料的检测,选取科学的检测方式,对材料性能加以全面检测,实现工程材料的有效应用,避免应用不合格材料,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绍帅.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居舍,2019(33):31+23.
        [2]魏娟.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7):21.
        [3]张芬娟.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