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管理 史培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史培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们生存环境质量的主要内容。
        身份证:3213211988XXXX6417
        摘要: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们生存环境质量的主要内容。园林绿化工程通常会采取大树移植的方式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增加绿化面积。大树移植不仅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城市风景建设的主要步骤。但是,在绿化工程实践过程中,通常会有大树树龄较大、根系受到伤害等因素干扰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因此对相关养护技术和移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成为园林绿化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鉴于此,针对大树移植技术和养护管理的有效应用措施展开了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大树移植;养护管理
        1导言
        园林绿化工程涉及树木移植、苗木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内容,其中,大树移植技术及移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移植与养护效果会直接影响整体园林绿化工作成果,一旦存在问题,势必会对园林工程产生消极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大树移植技术,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能显著提高大树后期成活率,并保证其健康生长,从而提升环境质量。总之,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已成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
        2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
        2.1大树树龄较大
        园林绿化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绿化质量。选择大树移植这个手段进行园林绿化时,很多人都认为应直接移植树龄较大的植株,这样才能体现出大树移植的作用和价值,也能在短期内显现出园林绿化成效,因此造成了移植过程中所选择的植株树龄偏大。但是实际上,这样虽然能提升绿化效率和成果,但是对大树植株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一方面,随着植株树龄的增加,其会进入缓慢生长期,细胞的再生能力会急剧下降,这就意味着在移植过程中对大树的根系和枝干造成伤害和破坏后植株很难迅速自愈,最终造成后期养护成本上升甚至植株死亡。因此,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低效法。另一方面,大树树龄过大会造成其自身的抵抗能力不如树龄小的植株,对移植后的生存条件和养护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不利于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降低。综合来看,在进行大树移植时不建议采用树龄较大的植株。
        2.2根系受到伤害
        在大树移植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其根系进行处理而使其根系受到伤害。从目前的移植经验来看,根系较少的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明显较低。在大树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幼龄期,其根系会不断分叉延伸,因此其根系结构会大大超过大树的空间投影,这是一种大树植株根系扩展的正常现象。在移植过程中,大树根系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危害,尤其是其末端根系易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移植完成后,其根系所接触的土壤范围相较于之前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移植后其所需的水分、养料等不足,长此以往会造成大树营养不良、病态生长,甚至逐渐死亡。因此,在大树移植过程中对于根系的保护是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3大树移植技术
        3.1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是开展大树移植工作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可盲目选择,而是要综合考量大树生长状态、形态、品种等因素,选择适合绿化工程的最优树种。在园林工程中,一般来讲,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平衡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是开展大树移植的主要目的,因此,在选择树种时,还需考虑到大树外观、生存温度、生存环境等问题。
        3.2取树方法
        专业化的取树方法,通常需要考虑树木修剪以及树根处理技术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关于树根的处理。由于大树根系发达,在取树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大树根系的损伤程度,往往会采取“切根缩坨法”将主根系缩至主干周围,进行树根处理。其次,关于树木修剪。修剪树木的目的通常是平衡大树整体水分。在根系处理阶段,“切根缩坨法”虽然可减轻根部损伤和土球重量,但同时也会致使树木内部水分失衡。因此,需要合理对移植树木进行修剪:不修剪休眠期树种,轻修剪常青树种,面对萌芽能力较强的树种时则使用“截干式”修剪的方法。


        3.3树木运输
        运输是大树移植所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体型过大,对其的运输和移植,单靠人力是无法完成的。一般会采用起重机来完成吊运。在进行吊运时,为了防止树木受损、土球松散、运输失衡等不利情况,需要辅以人力对其进行监控和防护,同时,还可在装运前采取防护措施,如对树干使用柔软性较高的泡沫层材料进行包裹,除此之外,还需储备充足的水分,防止树木脱水。
        3.4栽植技术
        运输完成后,就需立即对大树进行栽植,进而提升大树的存活率。依据树木栽植数量,合理安排专业化栽植人员,保障当天可以完成全部的移植工作,这是因为树木离土时间会直接影响到移植的存活率。与此同时,在遇到特殊情况导致当天无法全部完成栽植时,则需要做好充分的保湿措施,以此来避免树木因水分失衡而死亡。
        4移植后的养护管理
        4.1设立支撑
        完成移植工作后,应对树木进行固定处理,也就是设立支柱提供支撑。之所以设置支柱支撑,就是为了避免地面土层湿软,以防受到风雨袭击时大树发生歪斜倾倒。设立支柱支撑能为树种根系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应用较多的三柱支撑的三角形支撑固定法具有很强的稳固性,使树种保持稳固。在支架和树皮接触部位,可以使用草包或旧鞋底进行隔挡,以减小树皮受到的磨损,待一年后根系稳固才能拆除支架。
        4.2树体保湿
        树体保湿主要采用包裹树干、树冠喷水、喷抑制剂及架设阴棚等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应立足于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保湿方法,移植完成后可以采用树冠喷水与包裹树干相结合的方法。对树干进行包裹处理,能保持树干湿度,控制树皮的水分蒸发。至于包裹材料,可以运用浸湿草绳,并从树干基部缠绕至树顶,用调试好的泥浆对草绳进行涂抹,之后向树干喷水,保持草绳湿润。如果遇到晴朗的天气,树干蒸发量比较大,可以使用高压喷雾器进行喷灌处理。如果移栽的树体较大,可在早晨进行喷灌,起到增湿降温的作用。
        4.3树体施肥打药
        移植树木萌发新叶后,可以进行施肥打药,适当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控制好肥料的浓度,以0.2%~0.5%为宜。同时,施入0.10~0.25kg尿素,移植第1年应施肥一两次,然后按照尿素1kg兑水200kg的比例喷施叶面肥。合理选择喷施时间,尽量在07:00—9:00或17:00—19:00进行,在这个时间段内施肥能提高树叶活力,增强其吸收能力。移植过后的树木因为修剪或起苗等问题而出现伤口,因为树叶新叶萌芽,减小树体的抵抗能力,如若不注意,易感染病虫害,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喷药,以达到消除病虫害的目的。
        4.4养护管理
        新移植的树木应安排专人养护2a,然后在树冠范围内不得堆积杂物或进行不利于移植树木成活的行为,确保树根周围含水量充足,使大树发根与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得以满足,提高土壤含水量,提升土壤肥力,提高移植树木的成活率。还要对枝叶加以修剪,确保植株根冠比合理,适当运用营养液及时为树木补充养分,使移植树木的抗寒、抗病能力得以增强。大树移植结束后,应连续进行3次浇水,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考虑到移植损伤较大,移植后第1年不进行施肥,次年结合树木实际生长需求施入农家肥。
        参考文献:
        [1]张善菊,陈娟,苗兴军.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139.
        [2]王静芝.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应用[J].南方农业,2019,13(02):56+59.
        [3]路秉翰,戴伟,谭忠庆,许铭宇,袁坤,谭广文.园林绿化工程中扁桃大树移植及养护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8,45(06):105-108.
        [4]李润海.大树移植养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探索[J].山西农经,2018(2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