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凯预制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3
摘要: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对相关信息和数据的集成分析,同时还能够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共享与传递,从而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基于此,本文对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应用策略
1、BIM 的定义
BIM 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其中文译文是“建筑信息化模型”。其实质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模型,将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的工程、信息、数据、过程、资源等特性集成在一个模型中。在这个模型中,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工程的各参与方在工程的各个阶段能够对工程信息进行提取、插入、更新。但是BIM 技术不是简单的对工程的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对工程数字信息的应用,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工程项目各方面的信息,再将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共享与传递,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信息支撑,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协同平台,提升协同效率,使工程各参与方对各方面的工程信息能够作出正确理解,并实现高效应对。确保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降低工程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2 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价值
在所有的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时间比较长,涉及工程的所有阶段,与工程中的各个业务环节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工程数据计算的过程比较的麻烦。例如,在6层普通的住宅当中,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为了真正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如果采用传统的工程数据的计算方法,会降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建筑行业迅猛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公司数量不断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但是,仍然没有做到对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针对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造价分析数据细度不够,功能弱、难以实现过程管理;项目群、企业级管理能力不强、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与协调、历史数据积累困难等问题,而BIM 的引入将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重大变革,BIM 作为有效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的工具,与造价工作的本质相辅相成,在解决一些造价困难问题的时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2.1 提高工程量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BIM 技术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动化计算的目标,减轻造价人员的工作量,造价人员能够具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风险评价,保证工程造价的编制更加的精确合理。将BIM 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当中,能够保证图纸中的各项工程量的信息更加的精确,针对错误的工程量的数据,及时进行修改和摒弃。
2.2 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
利用BIM 技术,能够保证工程的设计变更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工作人员利用BIM 技术,将工程变更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开展相应的汇总结算,将变更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导出,保证工程变更的结果更加的精确,为工程中的设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变更数据。
2.3 提高工程造价分析能力
与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相比,BIM 技术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的对策。利用BIM 技术,能够从工程的施工时间、工序与空间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比对,提高工程造价分析效果。另外,在构建BIM 模型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能够将造价、流水段进行有效的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与方面来分析工程的造价组成,制定相应的工程的成本管理对策。
3 BIM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应用
3.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会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决策阶段的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BIM 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历史数据的积累,并利用这些数据抽取造价指标,可以方便快捷的知道工程估算价格,为造价工程师协助业主进行设计方案比选提供更直观有效的数据支持。
3.2 设计阶段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中各个专业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得设计图纸中的冲突问题不断的出现。由于我国各类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不断复杂化,带来了非常大的后果。通过利用BIM技术,能够帮助工程中的各个设计人员更好的认识到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冲突,在施工之前,制定冲突问题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的效果。对于工程中的各个设计的人员来讲,要定期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了解,并优化原有的工程的设计的方案,减少工程施工中风险发生的概率。
3.3 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物资采购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准确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并根据工程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编制完善的采购清单。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手工计算,随着目前建筑工程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是越来越大的,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难度也越来越大,引发非常严重的工程造价管理难题。
采用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计算工程量,编制更加科学的工程量清单。在计算工程量清单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 技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到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在建模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软件找到图纸中的错误,减少工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为业主节省费用,并将工程施工材料价格信息与造价指标信息进行有效汇总,方便后期的采购工作。
3.4 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工程造价人员利用BIM 技术,构建5D模型,能够对工程中的各项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处理。所谓的5D模型,主要指的是在3D 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时间与费用模型,能够帮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更加合理的掌握工程造价信息,提升施工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来讲,也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工程中的各方人员可以根据BIM 模型的运行特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集中处理,保证工程中的资金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按时完成。
3.5 竣工阶段
在工程的竣工结算阶段,由于工程中的各项数据比较多,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工程中的数据不完善,会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总体效果,因此,应用相应的BIM技术至关重要。例如,在核算工程中的各项竣工数据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结合模型,对各项工程量进行相应的审核,进一步提升工程结算时工程量的精确性。工程中的造价管理人员要运用先进的造价管理理念,并做好相应的更新工作,保证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4 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不同的BIM 软件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换上无法实现有效的互通互联,特别是针对造价管理的工程量计算,由于设计阶段BIM 模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不符合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计量要求,以及明细表不能导出符合清单规范要求的统计表,导致设计阶段的BIM 模型很难得到复用,往往是施工单位根据图纸重新建立算量模型,即使现在很多算量软件已经能够导入三维模型,但是依然要进行大量的修改整合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在工程造价中应用BIM 技术,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实现信息化管理、减少设计变更次数,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将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数据进行详细统计,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实现节约投资,减少不必要的费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英华,程辉.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26).
[2]雷宇田,郑婷月,庞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财讯,2019(12).
[3]钟逸,陈小茜.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