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1032719910406XXXX 陕西省宝鸡市
摘要:近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业发展形势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时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而且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通过对当前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情况调查发现,针对当前的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成本方式有三种,与以往传统型施工方式相比,施工预算以及施工成本并不低。相比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时能够节约大量的施工时间,保障了工程质量,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需要加大对工程成本的严格控制,保障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稳定发展。本文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成本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控制
引言
装配式建筑结构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钢结构,第二种是木结构,第三种是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的建筑施工方式受到资源、稳定性以及强度的干扰,并不适合在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中发展。而钢结构件筑普遍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方面,综合多方面考虑,以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以往的传统型建筑施工相比,存在着生产效率高和劳动强度低的优势,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实现了资源节约。
1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的优点
1.1成本效益方面
在利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时,大部分的结构构件可以在工厂进行加工,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相比于现浇混凝土建筑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成本控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另外,在建筑施工现场受到天气、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必须要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如果将施工现场转变为工厂施工,则不需要实现对施工环境的控制便能够保障工程质量。也就是说,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通过对构件工厂的大批量生产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也降低了影响因素的干扰。
1.2施工工期方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时由于构件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在构件生产完成之后,只需要运送到施工现场,便能够实现拼接与安装,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比较小,能够实现工程工期的严格控制。在构件进行工厂生产时,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构件生产保障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在进行施工现场的构件安装时,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进度的合理化控制。另外由于现代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预制构件较多,还可以应用恰当的施工机械进行结构拼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1.3质量控制方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能够严格控制构件质量,通过机械化流水线生产,降低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而且通过对生产线的严格控制,能够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实现对质量的检测,保障了运送到施工现场构件质量的合格性。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影响因素
2.1人员费用
建筑业的发展推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但是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的持续下降,造成了劳动力费用的增加。在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应用到的劳动力有所降低,大部分预制构件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然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这一步骤减少了施工中需要的人员数量。另外,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时,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但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非常多的构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与组装,这一步骤会消耗比较多的劳动力,因此为了实现人员费用的降低,需要针对预制构件进行合理分析,大幅度实现对人工费用的控制。
2.2现场装配和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也就代表了工厂生产技术和生产质量对建筑整体结构质量有重要影响。一旦出现了生产订单的质量受到影响将会引发预制构件并不能满足工程要求,甚至会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加上预制构件配置过程有一定差别,如果出现了施工技术问题,将引发预制配件安装时的效率不高。
2.3材料费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是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一现象会引发材料成本投入过高。一般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成本可以分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但是由于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规模的影响,在施工中投入的固定成本比例较高。而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成本与建筑结构件筑施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施工成本,也就是说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不仅要保障构件质量符合标准,还需要加大对工程图纸的充分分析,尽量降低结构不合理引发的成本增加。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优化对策
3.1优化构件设计流程和生产环节
首先,在构件标准化设计方面,一定要选择制造方式简单、安装过程简洁的构件形式,为后续安装降低难度,比如在构件设计流程方面,通常预制率都是既定的,所以在保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规则、重复率高的构件预制率,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构件的设计审核,把设计的失误尽可能消除在前期,保证在生产装配阶段项目能顺利实施。其次,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扩大构件的生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如果施工队伍专业人才较少,那么聘用成本就会变高,对于条件较好的施工单位,可以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而且也提高了构件的生产规模,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3.2采用BIM技术控制成本
BIM技术的引入使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控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因为利用BIM技术模型可以将整个建筑生产安装周期成本都融入其中,方便工作人员对造价预算的数据分析。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分析环节,通过对工程量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工作人员对不同阶段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少算漏算现象的发生。而且BIM技术可以将施工现场数据与其他施工部门进行共享,提高了信息沟通能力,避免了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升高的问题。
3.3优化运输流程控制成本
首先,路线的规划和构件装车。道路的交通状况常常瞬息万变,很难把控,因此施工单位在选取运输路线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该线路的整体运输情况(如公路桥涵的承载能力)、施工路段阻碍等情况。构件装车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仔细核对构件的规格尺寸和数量,避免出现重复装车或者漏装,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其次,加强不同施工阶段各种资源的配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构件从运抵现场安装开始,需要不同单位的密切配合,比如构件生产完成后,运送到现场的时间与施工安装的时间刚好吻合,避免出现等待安装,同时不同的配件一定要合理布置在不同的吊装位置,减少中间过程中的多次搬运,多种资源的密切配合,可以大大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结语
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的构成,其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出发。在成本管控中尤其要重视技术、前期规划设计等内因的影响,同时关注产业链、人才、政策等外因的影响。由于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寻找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汤林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分析与控制[J].四川建筑,2018,38(03):297-299.
[2]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