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业招标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程领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但是,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工程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对自身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加强工程经济管理,使自身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为此,工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针对工程涉及的每一个环节实施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在保障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对每一个环节涉及的人、设备、材料等进行合理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投入,降低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对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工程造价;成本节约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有效,往往决定了当前工程的成本投入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其在展开的过程中,需要从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内容出发进行调控,以此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实,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节约与管控。
1全过程工程造价概述
全过程工程造价就是对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人力、材料、设备等各项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从而实现合理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减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情况,为工程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工程企业对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被越来越多的工程企业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与完善,其精确度不断提高。有效提升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效率,提高了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促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不断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2全过程造价控制意义阐述
2.1实现工程管理的灵活性
企业若想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想加速施工进程、想得到最大的投资回报和工程效果的回馈,就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宏观调控管理。而现如今,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难度,随着施工技术愈发五花八门、大体型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施工队伍逐渐壮大等等,工程费用的估算工作随之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相比较于传统工程管理方式,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则显而易见:通过控制投资估算环节、项目设计环节、招投标环节、工程施工环节、项目竣工环节中资金投入,来实现对整个工程和工期的预算。如此优化了的造价管理方式通过分散风险的方式,降低了资金供应不足的风险,从而保证了工程以高效率的进行。此外,在五个环节中,企业还可以根据各个环节具体的资金和施工情况,对于下一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施工的可控性、弹性和灵活性,以实现全过程工程造价实现工程管理的精准性。
2.2实现工程管理的精确性
现代建筑经济中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精确性为经济管理工作保驾护航。现代建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企业根据项目工程施工的每一阶段根据其实际状况和预期预算进行资金的调整和管理举措。因此,全过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的精确性尤为重要。企业要针对全过程工程造价预算,与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采取有关措施。此外,通过二者的对比,企业相关人员会总结该造价的经验教训,在今后工程建设定额的预算中,完成更加可靠的造价估算。为了实现全过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的精确性,需要提高相关人员估算工作的高效和准确性;要对银行利率、市场需求、市场价格、政府政策等等与造价因素有关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敏感度;与此同时,还要具备严密的逻辑和分析能力,来实现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工程管理中的精确性。
3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
3.1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是项目工程建设的基础前提,项目决策是否合理可行,关乎到后续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作为决策阶核心造价文件,投资估算同时也是项目可行性报告研究、项目建议书中重要组成,单位需结合以下几点强化投资估算编制:①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资料指标积累,务必做到各个指标与工程实际情况的相契合,通过合理调整修改估算指标,确保各项指标具备可行性、合理性特点。②投资估算的编制,需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项目建设存在的风险,禁止出现过分估计现象。若投资估算不合理,会影响到项目决策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进而影响到项目总体造价控制水平。所以,单位需加大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重视度,为后续造价控制工作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3.2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决定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关键性阶段,工程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到后续工程建设顺利性,亦会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工程设计,只有确保其工程设计满足经济性、合理性要求,才能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造价成本。对此,单位可结合以下几点强化设计阶段造价管控:①限额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按照工程可行性报告中确定的投资预算进行设计,确保其施工图纸设计总额不超出投资预算。同时,严控设计变更的出现,避免因设计变更频繁出现而增大设计成本。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建设成本、建设安全的重要手段,所以单位需在设计阶段择优选择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具备低成本、技术先进、高工艺等特点。
3.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招标方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中标企业,推动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以此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造价等各项控制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于设计、建立、施工等单位而言,中标是获得该工程项目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建筑工程各参与方均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以施工单位为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通常需做好如下工作:①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招标小组,聘请了解市场需求,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且业务精炼的专业造价工程师,建立招标小组,为高质高效开展招投标工作提供人才保障。②加强招标稳健研究和分析,详细核对工程量、深入考察施工材料实际供应状况等。③造价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之间需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为设计出最佳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奠定基础。④竞标方多途径动态掌握市场实时情况,并展开综合性分析,在充分考虑施工企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工程投标书。
3.4施工阶段
在工程项目进入到施工阶段后,首先要在施工阶段的前期准备过程中确保相关内容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并对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具体实况、自身的施工装置、建设经验、管理水准以及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并将相关的工作内容落到实处,而且在进行工程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总价承包合同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从而避免工程展开后的品质、进程以及施工时间收到影响,避免工程投资的浪费,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准确把控。而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也应当优化工程计量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其工程项目进行调整,以避免超计量、超拨付等问题的发生,降低资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材料费用是整体工程造价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并且通常会占据50%~60%左右。这也使得材料费用的控制是否有效会对工程的经济收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展开工程项目管控的过程中,要在能够对材料品质进行把握的基础上,采取公开、低耗的进货方式,并根据项目的进程进行材料的逐次购入,以降低材料库存的成本以及费用消耗。以某工程为例,其在展开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场监管项目的加强,确保了材料购入后的正确入库,对材料搬运以及倒运的消耗进行了节约,并且根据工程展开的进程以及图纸工程量采取了对应的控制措施。而在对各类材料进行管理时,也力求收旧利废,对外租用的周转性材料进行余料回收,结合对材料的科学运用,避免了工程超期所增加的材料租用费。
3.5竣工阶段
工程竣工阶段即施工收尾阶段,该阶段需要对工程施工进行结算并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验收。为了给工程结算提供便利,在工程竣工阶段要对全过程工程造价方面所涉及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同时,可以借助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工程造价主要是针对工程施工中实际应用到的材料、设备、设计变更情况等,结合合同规定进行价格调整,从而合理编制工程结算价。除此之外,结算完成后,还要对全过程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为后续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提供一定的数据与经验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而其在展开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构建、招标环节、施工阶段、完工结算等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来展开对应的控制措施,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节约与管控。
参考文献
[1]刘道学.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5):150-151.
[2]周丽娜.基于功能成本分析法的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