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明 何兴萍 郭伟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效果。方法: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掷骰子方法划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一站式”护理救护模式,研究组实施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DNT时间、家属决策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可以有助于缩短其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
关键词: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比较常见的脑卒中疾病类型,其发生率约为60~80%,而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否治疗成功主要取决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干预。临床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疗法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方案,但其治疗时间窗窄(治疗时间窗仅为4.5h)[1]。因此,在积极抢救过程中,为有效赢得宝贵抢救时间,需加强合理分工、有效配合。本次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旨在探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掷骰子方法划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2岁~80岁,平均年龄(66.50±3.50)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3岁~80岁,平均年龄(66.35±3.7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一站式”护理救护模式。研究组实施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具体操作如下:预检分诊处应增加卒中专职护士(具备扎实护理基础知识,扎实专科知识,扎实专科技能,5年以上临床专科丰富经验,熟悉掌握各个专科相关评估工作等;),以及卒中注射专用箱;患者就诊时,若经初步筛查并且疑似脑卒中,则由卒中专职护士负责预检分诊,同时电话通知卒中小组医生前往预检处评估;临床医师到达同时,卒中护士进行测量相关指标,并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带评估完成后,由卒中护士建立常规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并送检;运用多模式CT检查以更客观、更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给予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卒中护士致电于预警CT室;医护人员与患者到达CT室,由临床医师直接读CT片结果,在医生指导下由卒中专职护士立即进行静脉注射。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所用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所用时间包括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DNT时间、家属决策时间、静脉溶栓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数据资料,选择SPSS20.0分析软件工具,采用均数方差表示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且用x2检验,若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所用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DNT时间、家属决策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类,该疾病容易导致神经功能受损,以及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能得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干预,则容易导致患者预后受到严重影响。故此,采取何种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静脉溶栓时间,是临床目前最为关键的解决问题[2]。
实施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不但可以明显缩短DNT时间,尤其是明显缩短CT检查到药物时间,从而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由专职脑卒中护士实施预检诊断,针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展开预筛查,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从而利于生命体征测量前移,有效调整CT检查至用药流程,以更客观性、更准确性评价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指导与临床治疗,以及科学预测疾病预后等[3-4]。从本次研究所得结果可知,研究组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DNT时间、家属决策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专职卒中护士均参与至全过程,从而明显缩短相关指标测量等待时间,明显缩短急诊CT等待时间,以及有效降低筛查前诊断错误率,以明显改善抢救室护士“忙乱”局面。提示,运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干预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作用价值[5]。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特点,落实开展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干预,不但可以明显缩短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还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对疾病预后改善有着重要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婷,丁良维,李晨,等.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6):70-72.
[2]陈圆,黄华,周丽娟,等.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9):3213-3216.
[3]熊爱英.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3):34-37.
[4]赵俊杰,邢晓玲.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8):1-2.
[5]王馨,高嵩芹,于龙娟,等.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2):90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