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山区康复医院); 江苏 无锡 214100)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老年糖尿病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血糖水平、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糖尿病;用药依从性;优良率;
前言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病因很多,常见的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严重,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经济卫生、连续卫生服务被视为研究重点,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老年糖尿病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9月-2019年1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3例与17例;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年龄平均值为(76.97±5.48)岁。研究组,男性、女性各24例与16例;年龄为63-86岁,年龄平均值是(76.89±5.9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由医师定期上门随访,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用药、饮食等,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h的血糖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调用药情况。选择通俗易懂或者专业方式讲述疾病有关知识,以及社区活动、知识讲座等形式,强调护理重要性,并询问患者疑问,帮助其解决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交流平台;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时指出并纠正不合理指出,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由家属监督;同时,还应当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疏通患者负性情绪。由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采用电话随访,指导次数为5次以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加随访次数,对患者的遵医嘱用药情况详细了解,且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效解决。
1.3观察指标
测量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随后,结合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由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组成。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方法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方法为%,若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为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比较
对于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研究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1],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疾病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通过护理人员定期随访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进而有效控制血糖。另外,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膳食结构,每日进行合理运动,促进血糖的控制[2];另外,针对患者缺乏疾病知识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有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等,促进恢复,改善身体状态;科学用药,避免出现漏服、错服现象;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给予彼此支持与鼓励,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自我护理能力提高[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雷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36-137.
[2]冯琳,张炎炎,卞湖静等.行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9):20-22.
[3]李群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