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文
(启东市中医院;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8例进行课题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将6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4例。给予对照组的ICU重症患者基础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的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SAS评分为(43.54±5.38)分,SDS评分为(41.29±3.64)分,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患者;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前言
ICU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通常是抢救重症患者的一个特殊场所,其间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具有病情危急、进展速度快等特点[1]。由于病痛折磨及陌生环境的影响,会使进入ICU的重症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而且会制约临床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2]。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给予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3]。基于此,本组课题通过68例ICU重症患者样本,旨在探究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ICU重症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含有13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介于45~70岁,平均年龄为(50.38±5.51)岁。研究组34例患者中含有15例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介于48~70岁,平均年龄为(50.42±5.4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相关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34例ICU重症患者基础护理干预,例如环境调控、饮食改善、用药指导等。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的34例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方案制定: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并依照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借助针对性的疏导措施,帮助患者消除负性心理,并建立有效的心理防线。②心理抚慰:开展心理护理管理时,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状态,慰藉患者心灵的同时,应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健康知识普及、优秀病例讲解等方式,督促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进而提升患者的临床医疗活动的配合度[4]。③音乐治疗:在ICU病房内,可适当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放松其心情,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饮食欲望。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借助SAS、SDS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情绪状况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3.0处理课题所得数据,如果P<0.05,则表示本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号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81.75±5.48)分,SDS评分为(72.67±4.52)分,与对照组的(81.64±5.32)分和(72.83±5.15)分相比,不具有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3.54±5.38)分,SDS评分为(41.29±3.64)分,与对照组的(61.72±4.14)分和(56.18±4.72)分相比,其情绪状况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对比(,分)
3 讨论
随着护理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心理护理的应用越加广泛。通过这一模式,不仅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控制患者病情,还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5]。
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通过方案制定、心理抚慰、音乐治疗等方式,给予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减少情绪波动,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纠正生命系统的平衡性,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袁娜娜,朱光宇,郑爽, 等.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1):4031-4033.
[2]王玉玲.基于SCL-90量表的心理护理干预在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7):3300-3303.
[3]陈翔,黄春美,张园园, 等.质量指标监测在ICU患者约束集束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3):26-29.
[4]李静,杜小杰,李琼茜.预见性护理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8):28-30.
[5]李红,林榕,闫静.基于舒适护理模式的人文关怀策略在ICU口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324-1326,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