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后焦虑(6.441.02)分、抑郁(6.771.02)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
下肢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一般发生在老年患者中,其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髋部肌群发生改变,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影响,易增加下肢骨折风险[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故此加强其手术室护理十分必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通过实行不同护理措施,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并探讨效果,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老年下肢骨折风险;年龄均在60岁以上;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伴有智力障碍以及意识障碍;存在其他恶性病变。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62岁-87岁之间,平均74.551.2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3岁-87岁之间,平均75.031.8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P>0.05,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并加强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明确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提高配合度。
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内容:①术前护理:术前1日加强术前访视,从而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掌握,与老年人心理特点结合,告知其有关手术的相关知识,比如手术方法、术中配合方法、预期效果、相关注意事项等等,使其能够配合手术,知晓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信任度;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室内环境和手术器械的知识,使其能够消除恐惧,促进手术顺利开展。②术中护理:手术当日,护理人员应热情迎接患者,并给予其充分的心理支持,同时根据手术需求摆放正确体位,并最大限度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缓解,避免术中不必要部位的暴露[3-4]。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步骤,并给予其安慰和鼓励;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变变化,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需立即告知医生处理。③术后护理:术后应对患者伤口进行清洁、并进行包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麻醉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直至患者清醒后,告知其治疗进展,并给予其健康指导,使其树立康复自信[5]。
1.3观察指标
两组指标比较,包含: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
观察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后焦虑(6.441.02)分、抑郁(6.771.02)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讨论
下肢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一般采用手术方式达到固定、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但由于手术属于应激源,易对患者产生心理刺激和生理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较多负面情绪[6]。此外,多数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基础性疾病,其机体抵抗力较差,导致其手术耐受性降低,故此,需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效果的目的。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护理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和个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满意效果。在人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需给予患者舒适的手术环境、同时需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告知其手术注意事项,加强心理疏导;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及时告知医生,从而做出针对性处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使其能够早期康复[7]。从两组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改善,进而促进手术顺利开展;两组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更高,提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预防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达到提高护理效果的目的。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后焦虑(6.441.02)分、抑郁(6.771.02)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彭珊,程小敏.手术室术中保温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体温及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45-147.
[2]张兰,孔凡平.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的意义评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69-2071.
[3]张见岗,倪坤,侯百灵, 等.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及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8,38(3):266-270.
[4]于静.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J].安徽医药,2019,23(8):1596-1599.
[5]韩利朵,杜苗.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疼痛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51-152.
[6]贾川,瞿玉兴,高益, 等.主动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手术凝血功能及出血的影响[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7):600-604.
[7]李常娥.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1875-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