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李小燕
[导读] 分析小儿腹泻病执行临床推荐方案-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
李小燕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执行临床推荐方案-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外一组(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住院用时、腹泻消失用时均明显更短,组间数据对比得出P<0.05。结论:小儿腹泻病执行临床推荐方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
 
    临床上较为常见儿科疾病,例如胃肠道功能异常,其中包括小儿腹泻病,患儿表现为食欲减退、发热、呕吐、腹泻等,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患儿,可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等情况[1],可对患儿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本组实验分析了64例小儿腹泻病执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择6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时间2019年1月至12月,抽签法分组,观察组32例,男女18例及14例,中位年龄3.2岁,2岁至8岁,对照组32例,男女依次是19例及13例,中位年龄3.5岁,区间3岁至7岁。2组患儿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开展抗感染治疗以及静脉补液,维持患儿体内电解质稳定,做好各项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干预等。
另外一组(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干预:(1)护士应保证患儿所处环境温湿度合适,确保病房内干净卫生,做好定时消毒及通风换气操作,将隔离工作做好,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均需要彻底洗手,每天需要通风换气2次,可避免住院感染发生。(2)根据天气变化,为患儿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患儿发生过冷或者过热现象,夏天应注意患儿所在房间通风工作,做好患儿腹部保暖。(3)由于小儿容易哭闹、容易醒、容易睡眠、容易饿、容易兴奋等临床特征,护理工作应保证细致,将一切不良影响因素杜绝,在走路以及说话时,尽量保证语调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惊吓。(4)对于严重呕吐患儿来说,可禁食4到6小时,在此期间,不禁水,对之前辅食进行有效维持,进食面条、稀粥等易消化食物,若患儿双糖缺乏,应禁止患儿进食蔗糖。随着疾病改善,逐渐为患儿提供普食,尽量不进食高脂肪、难吸收食物,尤其是夏天。叮嘱患儿禁食不洁、生冷、油腻等食物,定时定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若患儿伤食泄,禁食时间在8到12小时,待改善患儿腹泻腹痛症状后,提供正常饮食并叮嘱患儿进食山楂、锅焦饮等。若患儿风寒泄,需要温服生姜红糖茶,若患儿湿热泻,早期应保证患儿禁食,可以饮用荸荠汁、藕汁等,若患儿脾虚泄[2],应进食包括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食物的热食、软食,若患儿脾肾阳虚泄,可进食羊肉等低脂肪高蛋白食物。护士应做好各项本职工作,尤其是患儿饮食指导,对患儿身体所需营养进行有效补充,提高患儿机体防御能力。(5)伤食泄患儿应水煎服焦山楂,若患儿伤面食及乳食,分别开展神曲冲剂、水煎服炒麦芽处理,患儿若存在明显腹胀情况,应开展水煎服莱菔子处理,患儿湿热泻,则早餐后用药5g香莲丸,若患儿脾虚泄,应采取对症汤药治疗。(6)在小儿推拿过程中,对小儿心理教育加强重视,对于推拿治疗室来说,应保证安静[3],工作人员保持态度温和,利用多色彩及图案,促使患儿感受到舒适,在操作过程中,手法轻重、频率等均需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而定,指导患儿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转移患儿注意力,确保推治时间足够。为了避免患儿损伤皮肤,可利用凡士林或者滑石粉在推拿位置涂抹,推拿后,应注意避免患儿吹风[4],尤其是发汗患儿。(7)在敷贴之前,促使患儿主动接受治疗,为患儿家长详细介绍中药敷贴步骤及效果,利用肥皂水,将敷贴位置皮肤冲洗并保证干净,避免污染发生,敷贴面积控制在2到3cm,在此期间,注意患儿饮食,合理搭配,禁食油腻以及生冷食物,两餐之间,间隔在4小时到6小时,睡前应为患儿做好换药处理,平卧,有利于患儿吸收药物。
1.3统计学计算
    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计算期间参照SPSS 20.0软件,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用时、腹泻消失用时均明显更短,对比对照组,P<0.05。
表1 二组数据差异性(n=32)
 
3 讨论
分析得出,若小儿腹泻病发生,可对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患儿年龄小,胃肠功能不完善,身体防御能力差,在诸多外界因素影响之下,容易发生腹泻现象,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患儿,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为患儿提供合理有效护理干预,即中医护理干预,目的是保证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理想。护士可利用热水袋,将患儿保暖工作做好以避免患儿着凉,确保热水袋温度处于合适范围[5],为患儿开展艾灸治疗,穴位包括大椎穴、神厥穴、中脘、足三里等,周围皮肤潮红、局部红润是艾灸标准,熏炙期间注意艾灰脱离,保护患儿皮肤不被烫伤,患儿若存在腹胀腹痛则开展按摩运腹并保证手法轻柔舒缓,有利于患儿集中力有效转移,促使患儿腹部放松。由于患儿腹泻时间长,病情加重情况下,应利用其它疗法来治疗患儿疾病,例如捏脊疗法,患儿皮肤发红、微热即可,注意治疗程度。
本组实验得出:观察组住院用时、腹泻消失用时均明显更短。
综上,小儿腹泻病执行临床推荐方案-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张燕.对比综合社区护理管理与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应用于小儿腹泻病中的效果[J].健康之路,2018(3).
[2]任沙沙.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小儿腹泻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4).
[3]沈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9).
[4]叶艳.观察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J].健康之路,2018(1).
[5]赵娜.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对腹泻次数及住院情况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12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