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贺美菊
[导读] 分析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
贺美菊
(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内镜室;江苏无锡 2141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10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10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经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实施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前言
消化道息肉是发生在消化道黏膜层的一种增生肿物。据临床相关研究发现,随着消化道息肉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增加癌变风险,而且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常用办法是手术切除,但是,由于患者情绪、愈合状况、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组课题选择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诊的10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经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治疗后,旨在探讨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诊的消化道息肉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纳入课题。按照就诊顺序,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有52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34例,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为(48.36±6.56)岁。研究组有52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龄为17~80岁,平均年龄为(48.42±6.6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消化道息肉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钡灌肠、内镜等检查确诊;③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精神障碍者;③心、肝、肾功能衰竭者;④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2方法
经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术前护理:预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陪同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术前检查。术前6~8 h,叮嘱患者禁食禁水,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为增加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医护人员还应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合以往收治的成功案例,详细说明手术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防止在手术过程中产生应激反应。②术中护理: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便于在手术过程中输注各种药品溶液;常规置入留置针,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其他各项生命指标。胃肠镜进入患者胃肠道后,为了能够明确息肉的准确位置,医护人员应及时调整患者的卧床体位和胃肠镜角度。此外,为减少感染、创口愈合过慢等不良反应,应在手术过程中做好患者保暖工作。③术后护理: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后,及时连接心电监护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叮嘱患者不得在术后进行剧烈运动,应保持6 h以上的静卧休息状态。如出现腹胀、腹痛、出血等并发症,应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关的对症措施。
1.3观察指标
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标准[2]:显效:不适症状均已消除,创口愈合正常,且无并发症出现;有效: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偶有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无效:患者预后质量不佳,常有并发症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 SPSS 23.0 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行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特点。虽然该手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微创手术,但是由于其带有一定的创伤性和侵入性,为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还应配合各项护理措施的干预[3]。
研究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开展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同时,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等阶段,给予消化道息肉患者全面护理干预,不仅能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应激反应,还能坚定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升手术质量,进而帮助患者有效缓解各类不良症状,促进创口愈合和康复。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实施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杰,刘国正,陈洁玲, 等.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7):572-575.
[2]朱雅芳,孙小军,胡剑浩.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6):1062-1064.
[3]余启松,黄合超,丁峰, 等.腹腔镜与结肠镜双镜联合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5):654-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