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措施在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林小莲
[导读] 总结程序化护理措施在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林小莲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总结程序化护理措施在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给予患者程序化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不良情绪、疼痛程度、便秘、压疮等情况。结果:护理两周后SAS、SDS、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60例患者3例发生压疮。结论:程序化护理措施在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预防压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措施;上肢创伤性骨折;疼痛程度;护理体会
上肢创伤性骨折属于骨折一种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2]。尽管给予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但是由于患者缺少相关知识、病情严重等原因,多数患者都存在严重的焦虑情绪,致使不积极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比较差,难以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加上患者可能发生压疮、便秘等情况[3]。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压疮及便秘。我院给予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程序化护理,取得显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龄为52~75岁,中位年龄为(65.86±6.49)岁;骨折原因:跌倒为18例,车祸为24例,坠落为12例,其他为6例;骨折部位:桡骨骨折为15例,肱骨骨折为14例,股骨颈骨为20例,9例为手骨骨折,其他为2例。排除术前神经、血管损伤、免疫系统疾病、重度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压疮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VSD联合骑跨椅治疗,VSD:先进行清创、抗感染等,结合创面形状、面积大小修剪材料,留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骑跨椅治疗:指导患者面对骑跨椅椅背,将患者扶起,双手扶着椅子背部,双腿张开面向椅背,跨坐在椅子上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如梳头、喝水、吃饭、刷牙等。
1.3观察指标
1.3.1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 评分分别评估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越高,说明不良情绪越严重。
1.3.3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范围0(无疼痛)-10分(疼痛最剧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例(%)行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提示对比显著差异。
2.护理方法
按照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给予患者程序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2.1术前护理
(1)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具体:①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介绍治疗上肢创伤性骨折手术的手术流程、优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及方法;向患者家属宣教上肢创伤性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上肢创伤性骨折的病因、预防及治疗,以提高对上肢创伤性骨折的认识程度。②纠正错误的态度、信念。明确病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促使其建立控制良好的健康信念,采取健康行为。③提供社会支持。帮助病人家属建立健康信念和行为,从而通过家庭提醒、督促、参与,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2)心理护理(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①环境干预法。将具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分开,安排在不同病房,为患者布置安静、舒适病房,进而避免产生刺激,加重彼此不良情绪。②人格感染法。护士需要培养自身性格,具有乐观、宽容、善良、热情等性格特点,热爱生命,以自身的心态影响患者。③心理暗示法。了解患者疾病情况、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多与其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及疏导,多给予良性的心理暗示。④亲情抚慰法。护士需要从心理上将患者当做亲人,构建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另外,护士可通过患者眼神、手势、口型、表情等方面了解患者需要。(3)术前准备。①备好相关器械、病情评估、 构建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护。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2.2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积极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休克患者还要对其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
2.3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仔细观察切口周围皮肤及血运情况.(2)疼痛管理。所有患者给予镇痛泵维持镇痛。对于镇痛效果不佳患者,给予相应的心里安慰并及时联系医师处方镇痛药物,同时采用轻柔动作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3)伤口护理。伤口棉垫敷料加压包扎,并保持切口干燥,以止血、防感染。(4)压疮预防及治疗。①护士需要介采用多媒体、图片、口头等方式介绍压疮的发病原因、危害、预防及治疗等,指导患者掌握饮食搭配、翻身技巧、皮肤护理等知识,取得家属配合。②介绍骑跨椅治疗及负压引流技术,以提升其护理依从性、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5)体位护理及康复训练。抬高上肢时垫置多个枕头,以保持抬高角度处于理想范围,后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开展坐立、站立等康复训练。(6)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及术后康复教育,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及适宜的锻炼方法,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3.结果
护理两周后SAS、SDS、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本组60例患者3例发生压疮,给予有效治疗及护理后,3例患者均创面愈合,结痂脱落,皮肤颜色变浅或接近正常。另外,本次次60例患者均无便秘、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4.讨论
4.1有效控制血糖对于骨折患者的意义。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增高,主要原因是:手术和麻醉应激使糖尿病加重;一般糖尿病患者有潜在的心血管、肾、脑损害,手术会加重这种损害,使组织愈合能力差;手术属于应激反应,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糖骤然升高,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增加麻醉风险系数;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代谢紊乱,酮体生成增多,手术应激容易引起酮症酸中毒[3]。因此,血糖控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由于应激、创伤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于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具有尤为重要意义。张伟[4]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术后血糖>200mg/dl对术后感染是高危因素。本组患者经过有效血糖控制,均在围手术期安全,无感染,无生命危险。
4.2预防压疮。本次研究程序化护理十分注重压疮预防。压疮指的是由于皮肤结构、长期受压、营养状态差等因素导致局部皮肤丧失功能而导致的皮肤组织遭遇破坏,甚至坏死。该种压疮多见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一旦出现压疮,既增加患者身体及心理痛楚,又极易引起感染,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需予以积极干预。我院给予负压引流联合骑跨椅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其中,负压引流术能够对创面有毒物质及坏死组织进行有效清除,加快肉芽组织生长速度[5];骑跨椅能帮助压疮患者坐起来,而且结构设计科学,四周都设计有护栏,比较安全,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高。本组60例患者3例发生压疮,给予有效治疗及护理后,3例患者均创面愈合,结痂脱落,皮肤颜色变浅或接近正常。
4.3心理护理。程序化护理中十分注重心理护理,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帮助,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健康和疾病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对于血糖的控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6]。本研究将知信行模式与健康宣教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从而达到促进健康行为的目的。另外,本次研究术前细致心理护理,术后关心患者,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护理两周后SAS、SDS、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另外,本次次60例患者均无便秘、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5.小结
程序化护理措施在上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预防压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Trends in incidence rate, health care consumption, and costs for patients admitted with a humeral fracture in The Netherlands between 1986 and 2012[J]. Injury, 2015, 46(10):1930-1937.
[2]管瑞莲.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上肢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指导作用[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 14(1):118-119.
[3]赵爱春, 吴天霞. 程序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应用的疗效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10):85-86.
[4]张伟, 刘继军, 武永刚, 等. 围手术期高血糖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10):1754-1756.
[5]Zhang H, Li Q. Improve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for treatment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following posterior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A case report.[J]. Medicine, 2018, 97(7):e9952.
[6]李晓萍, 吴丽红, 任彤,等. “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16):1964-19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