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惠敏 赵琛(通讯作者)
四川省骨科医院筋伤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对于颈椎病抑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颈椎病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模式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数据差异明显(<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颈椎病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模式;效果;研究
导致颈椎病患者并发抑郁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神经压迫;(2)供血不足;(3)环境因素[1]。颈椎病康复周期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再加上颈椎错位、增生对心脑血管造成压迫等原因,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本院根据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成因,探究对于颈椎病抑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74例颈椎病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女性16例,男性21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9.5±2.7)岁;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19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0±3.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信息对于本次研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模式:(1)对病情进行详细描述。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向患者详细讲述病情,缓解患者对于颈椎病不够了解所产生的恐惧、担心、紧张等情绪。(2)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目标。告知患者颈椎病是一个长期的康复过程,有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与患者家属一起不断对患者给予关怀及鼓励,共同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3)对患者进行积极暗示。多对患者给予鼓励与称赞,多讲述其他患者病愈出院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抗病自信心,提升患者康复积极性。要格外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语气要坚定,态度要诚恳,让患者从医护人员的话语中汲取对抗病魔的力量。(4)培养患者兴趣爱好。护理人员可以多播放一些治愈系的音乐,比如莫扎特的《b小调第十四交歌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帮助患者舒缓紧张压抑的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谈,多在院区内散步、听音乐、听广播等,转移患者对于病情的注意力,不再一味对于病情自怨自艾,找回对于生活的热爱及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GQOL-74评分及SAS、SDS评分:GQOL-74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SAS及SDS分数越低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AS及SDS评分行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行卡方检验(),<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0.05,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颈椎病患者最初出现颈椎关节错位、骨质增生等问题时不加以重视,后续就会压迫颈椎周边密布着的神经与血管引发神经炎,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指挥,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2-4]。同时,颈椎受损错位后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大脑长期处于血液供给不足,缺乏营养与氧气的状态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耳鸣、偏头痛等症状,另外也会导致视力下降明显、注意力不能集中、极易被外界刺激后出现暴怒、抑郁等情绪[5]。并且患者家属的冷漠会加重患者病情,病情治疗缓慢或治疗无效也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进而引发抑郁症[6]。
本文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心理护理模式显著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SDS评分均低于50分,与对比组患者差距明显(<0.05)。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颈椎病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竑,林绪超,林东秀,李照辉,何文.神经根型颈椎病ACDF术后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改善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09):941-942.
[2]金美荣.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329.
[3]张莉.心理疏导、暗示、放松等治疗方式对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07):19-21.
[4]黄诗颖,邵仁仙,刘洁杏,郭妮,曾秋敏.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4):67+70.
[5]孙振晓,孙宇新,于相芬.颈椎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03):161-165.
[6]刘凤花.临床干预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