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公路局思茅公路分局 云南省普洱市 665000
摘要: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资源和动力源泉。“十三五”时期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阶段,是公路行业发展重要战略时期。根据《云南省公路水路邮政交通运输 “十三五”发展规划》有关精神,明确了当前加强公路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出更高素质的行业从业人员,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当下,职工的整体素质在公路养护行业方面,总体上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或多或少制约着了公路行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好职工教育面临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就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强调了抓好公路职工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公路;职工教育;问题;对策
劳动力是最能动的生产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各行各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懂技术、懂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公路行业在高校吸引新兴人才的同时,在职职工既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社会变化的要求。还需注重在职职工的持续教育,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才能实现行业改革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职工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职工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人才建设投资
培训是一种长期投资,人才的发展,能促使人力资源发挥高增值性,从而为公路行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当前我们已进入学习型社会,公路行业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基于自身发展,还是推动事业改革来讲,都要培养各类人才,提高了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建设高素质人才,以更好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职工教育培训是公路事业单位改革和增强公路管理部门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是提高人的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软技术投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单位培养后备力量,提高公路行业竞争力,是保障单位发展的生命力。职工教育培训是职工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增强职工协作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增强员工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职工教育培训,不断地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快速理解工作意图和解决繁杂的工作事务。
(三)职工教育是提高在职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手段
把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鼓励职工不断提高,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在当前公路改革转型条件下,通过教育,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丰富知识和技能来摆脱困境和求得发展。通过职工教育培训,凭借行业文化的精神力量去激励员工,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从而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四)职工教育是体现行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为行业文化是公路行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行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促进单位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是公路养护行业职工教育培训能的目的之一,是增强单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倡导全新的公路文化理念,将培训知识融入到行业文化里,加强员工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二、近年来职工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一)职工教育工作缺乏正确认识。
在公路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各单位更重视新员工的招聘、岗位设置以及薪酬体系的建立,导致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淡薄,职工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移到终身教育的轨道上来。一些单位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会把资金和物质成本看得比智力投入更为重要,加之职工教育投入回报短期难以量化,往往形成一种“重效率,轻教育”的决策误区。即便开展了职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职工教育培训视为一种福利,担心投入之后没有回报,更担心苦心栽培的员工离职,是一种没看不到或者很难看到“预期”效益的开支,而没有把职工教育培训看成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投资。如何将职工教育尽快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是当前职工教育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老化,人才更新较慢。
一些单位由于继续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使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基层职工学习条件差,信息闭塞,缺乏熟悉行业特点、具有决策能力等复合型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引领行业进步的带头人。新进的人员由于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能力强,却缺乏具体实践,积累工作经验需一定的工作时间,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知识更新慢,知识面窄,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解,面临着“知识恐慌”和能力透支现象,只能凭旧知识,老经验,这些都将难以支撑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当前的在职职工的教育培训,往往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思想教育灌输多,思维能力培训少;理论知识培训多,使用技能培训少;管理人员培训多,技能人员培训少的现象 ,公路行业的职工教育不是针对某一类人员,而是要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所以如何做到要抓不同需求分类教育培训的个性,又要重视全员教育培训的共性,成为职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职工教育缺乏高层次、系统性的教育,一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培训,没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长期性,这些都不能满足在职人员不断成长的需要。
(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调查分析
在以往的组织教育培训中,一些单位将培训计划流于形式,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没有进行需求调查分析,就算有,也只是简单的表格填写,而没有从本单位的组织战略目标、工作实际需求以及职工的个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一些公路行业部门未设立与人才培训相关的部门,即便设立了,投入经费、教育培训等相关制度未完善,从而导致一些职工重复学习或者被动学习,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三、职工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在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前进行需求分析。
包括本单位员工年龄层次(跟在职年数相关);在职人员职务分类及其人数情况,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与工作技能和培育内容相关);各类人员的知识层次(与技能可能提高的程度相关)以及在职人员对本单位的忠诚度(与单位职工教育投入和预期效益相关。
各单位需要在员工新任、换岗、提任前进行岗位相关知识培训,职前培训为上岗打基础,在职(包括接受新任务)培训是为了工作解决当务之急,任职后培训是为今后发展作预测。
(二)转变观念,把人才培养纳入到行业发展的战略计划中。
目前,公路行业大多数职工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职工教育的内容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忽视了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各单位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工教育工作,扭转“重效率、轻教育”的观念,把职工教育工作看作是一项长期性、宽领域、阶梯式的教育。因此各单位要全员培训计划,做到以员工为出发点,对单位全体职工进行岗位分类,把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职工教育的效率。此外,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的中心从单纯的提高知识技能和操作水平转移到激发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和参与管理的轨道上来。
(三)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
各单位应把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纳入本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然而职工教育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因此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增加教育培训投入,不能因减少单位费用开支而降低职工教育培训的投入,主管领导要督促人力资源部门做好教育培训规划,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同时抓政策、抓措施、抓投入;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职工教育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分管领导要在人、财、物上具体落实,优化党政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 ;劳动、人事、财务等部门搞好配合。
(四)完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
首先,建立诸如人力资源部门等专门负责职工教育培训的部门主抓该项工作。需要对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范围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培训机构和人员、培训费用的预算等一系列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其次,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目前一些单位采取脱产培训的方式,选送本单位人员去大专院校进修和培训,这是公路行业事业单位人员培训中较为有效的途径,有条件的单位应普遍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和合作培训。同时,将人员培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结合,在体制上保证劳动人事政策与培训工作的一致和统一,将人员培训和使用联系起来,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当将培训贯穿到公路职工管理体制中,重视知识更新教育培训,结合自身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应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轮训相结合,形成“培训-就职-再培训-晋升”的循环机制,不断地优化职工队伍素质。另外,公路行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被认为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培养手段,高校为单位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培训期间给予员工一定的工资补助,使员工有时间专心学习知识;同时还可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人才服务单位。
(五)职工教育培训需因材施教。
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以在职职工为主体,具体有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这三种类型。教育培训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培训。
首先,工勤人员的教育培训应立足于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重点是丰富和完善公路行业技能,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方面的培训和操作,进一步促进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适应能力。
其次,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单位管理、组织领导和决策等方面,增强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等,必要时可选派单位领导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先进的领导干部研讨班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第三,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应立足于培养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后要进行推广使用,同时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过程管理水平。
从教育培训内容上看,有不同的部分,也用相通的部分,无论是哪种人员,都要学习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需接受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方面的教育,做到遵纪守法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还要学习本单位基本规章制度(纪律)。
结束语
当今世界,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素质人才,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更新职工知识、技能,培养多种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公路行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双梅、李建华、刘宇通;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04期.
[2] 张洪俊、黄立柱;新形势下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思考和建议[EB/OL]; 中国高速网:http://www.cngaosu.com/a/2012/0903/365186.html;2012年9月3日.
[3] 梁健萍;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工作的思考;探求[J];2011年05期.
[4] 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公务员培训制[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ying_de_290/20060323/t20060323_12283.shtml;2001年8月23日.
[5] 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2011年4月.
[6] 陈传红;现代企业职工教育改革的思考;职教论坛[J],2002年17期.
[7] 梁文;对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思考;科技资讯[J];2012年第16期.
[8] 司小俊;浅议公路职工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EB/OL];中国公路网: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1/547744.php;2011年6月30日.
[9] 王伟娜;日本企业职工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N];2005年4月第23卷,第2期.
[10] 丁莉华;企业职工教育的难点和对策;中国成人教育[J];第04期.
[11] 云南省公路水路邮政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EB/OL];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http://www.ynjtt.com/Item.aspx?id=71452;2016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