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刘天耀
[导读] 音乐教师需要关注的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要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视给初中生开展更优质的课堂教育与能力培养。
        摘要:音乐教师需要关注的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要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视给初中生开展更优质的课堂教育与能力培养。这样可以给初中生打造更高层面的知识探究平台,同时也能提高知识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引导初中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音乐教师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初中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教育信息化为
抓手给初中生实施创新性的课程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初中生;音乐教师;音乐素养

前言:如果是对于初中生开展传统式的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则不能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魅力进行有效的感悟,也很难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研究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发展方向,音乐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也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以音乐教师需要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重视给初中生开展优质的学科教育,立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教师运用导学案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预习与思考
        互联网+对各行业发展都起到影响积极影响,互联网+也给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新的思考,教师不再将教学精力放在黑板上,而是借助多种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性的知识讲解,立足教学活动培养班级学生的学科能力。音乐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开展路径,给学生们实施更优质的知识教育与学科素养培养。所以本文认为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导学案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预习与思考。
        例如在对初中生讲解“二泉映月”课堂教学之前,音乐教师应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重点围绕创作背景、节奏特点与情感态度等知识点制作导学案,将导学案上传到班级学习群中。初中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文章内容进预习与思考,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是看法反馈给音乐教师[1]。教师在整理班级学生反馈之后能掌握应该重点讲解哪方面的内容,解决学生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落实效果。
二、音乐教师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班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实施能动性思考
        传统的教学思维不能指导学生们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也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开展学科能力的充分培养,这样就限制知识教育的成效性。而初中生对趣味性的知识有着较强的探索兴趣,音乐教师能通过营造趣味性教学模式给班级学生实施高水准的知识讲解,这样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本文认为音乐教师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班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实施能动性思考。


        以“辛德勒的名单”课堂教学为例,音乐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对初中生进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们对歌曲内容先生进行初步的认知。之后,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课程基础和理解能力在大屏幕上思考问题,指导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认知[2]。“歌曲的节奏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可以通过音乐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吗?”这样能鼓励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能动性的思考,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
三、通过合作学习+视频创作的方式提升班级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他们的演唱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对初中生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提升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锻炼他们的交流能力和探究意识,借助手机或者是电脑进行歌曲演唱片段的录制,这样符合教育信息化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所以本文认为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视频创作的方式提升初中生的主体性,指导班级学生运用互联网与教材解决相关的探究任务,在提高学生们理解程度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歌曲演唱和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歌唱美丽的家乡”歌曲教学时候,音乐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所体现出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然后提出以下几个层面的合作探究问题。“歌曲一共有几个段落?”“歌曲的节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演唱歌曲并分析歌词内容,思考本首歌曲所要表达情感态度是什么?”“结合歌曲谈谈自己的家乡的美丽。”然后结合自己的情感理解进行演唱片段的录制,音乐教师在班级学生的回答与演唱情况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与情感教育,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引导初中生进行回顾[3]。这样不仅可以激发班级学生对歌曲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能让他们获得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以此利于音乐课堂教学信息化质量的稳定提高。
结论:综上得知音乐教师需要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重视给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立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所以本文认为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导学案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预习与思考。同时,音乐教师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班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实施能动性思考。此外,音乐教师也应该通过合作学习+视频创作的方式提升班级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他们的演唱和情感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文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03(004):237-237.
[2]金正文.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桦甸市第二中心小学小学段音乐学科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报告[J].新课程(教研版),2016,000(004):154.
[3]吴胜东,陆志平.“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实践成果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8,000(01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