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麦里海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麦里海
[导读] 摘要:在市政路桥施工中针对混凝土所展开的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其不仅能够对路桥施工的实际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还能够影响到路桥的使用年限。
        阳江市江城区土地储备中心  529500
        摘要:在市政路桥施工中针对混凝土所展开的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其不仅能够对路桥施工的实际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还能够影响到路桥的使用年限。但如今在大多数市政路桥施工中,都会经常发生塌陷、裂缝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路桥的稳定运行。在有关部门的研究调查后发现,市政路桥发生各类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在施工中针对混凝土所应用的相关技术存有不足。因此,就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展开探究,从而提升路桥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路桥施工;应用
        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市政施工行业取得了高效发展。当前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被应用最普遍的施工技术,这是因为混凝土具有物美价廉、持久性好、施工便利、受力强以及取材方便的特点。但是在当前却有很多关于市政施工质量不达标而导致安全质量问题的报道产生。因为市政路桥施工好坏会对人们日常生活起居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市政施工质量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各界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
        1.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市政路桥建设中,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符合现代化施工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工程项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市政路桥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项目,被社会各阶层人员所重视,提高其施工建设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的技术措施。与其他施工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可以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并且,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施工材料的要求较低,取材十分广泛,其抗压性强,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施工成本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市政的财政负担。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的这些优势,可以保证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2.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环境因素、施工条件、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施工质量问题,使路桥产生裂缝,甚至严重影响路桥内部结构,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2.1抗拉力较弱
        普通混凝土由碎石、砂砾、水泥和水拌合硬化而成。碎石和砂砾是混凝土的骨架,能够避免水泥产生收缩效应。水泥浆或被填充至骨料空隙,或被包裹在骨料表面,经过硬化后能够起到润滑作用,而且将骨料粘结成为一个坚固整体,使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但是砂砾、碎石和水泥属于脆性材料,本身的抗拉力较弱,如果路桥混凝土结构受弯或受拉,在一定的拉应力下会发生开裂问题。
        2.2弹性较差
        因为普通混凝土修建的桥梁与道路一般都会拥有比较强的抗压能力,通常都在8~65MPa左右,如果再对其进行处理,它的抗压性会在100MPa之上,但是在修建道路与桥梁时混凝土普遍弹性较差,如果道路受力不均衡负载量又很大,就会很容易发生道路裂缝的情况。
        2.3路桥裂缝
        路桥裂缝是市政路桥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形成裂缝的原因并不单一,由诸多因素综合引起,除了水泥收缩和荷载量较大之外,路桥外部的环境因素、气温变化也使混凝土出现变形,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应力,一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力,则会产生温度裂缝。
        3.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首先应该保证原材料的选取得当。在当前的混凝土水泥原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硅盐酸水泥,对于水泥的强度应该予以严格的控制,采用同类型的水泥进行施工,在对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强度、色泽等方面的特点,应该进一步符合相关的指标,并且在加入骨料的过程中确保将杂质清理干净。对于外加剂的选择,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和易性以及密实程度,在其中加入适当的矿物掺合料就可以了。


        除了做好原料的准备工作以外,对于配合比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在进行施工以前,需要详细的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才能将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下来,对于混凝土所使用的不同位置,配合比也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在通常情况下,钻孔桩所受到的影响中,挖孔桩混凝土坍塌度的影响是最小的,所以需要确保工程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准确的配合比,将终凝时间以及初凝时间还有水灰比等详细的因素确定下来,并且对其加以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出现泌水的现象。
        3.2拌合施工技术
        混凝土拌合施工时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操作环节之一。在混凝土原材进行拌合的过程当中,要求重点关注对拌合温度、拌合时间的控制,同时结合市政路桥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要求,根据现场施工勘察资料,对配合比各项参数进行一定的调整与优化。同时要求对混凝土原材的初凝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在后期浇筑过程当中产生冷缝问题,并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混凝土入模作业时,要求安排专人,根据进场混凝土原材的水灰比参数控制坍落度水平,确保混凝土原材所对应粘聚性、保水性能够符合市政路桥工程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
        3.3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控制
        针对温度应力的问题,可以采取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在市政路桥施工中,通过采用冷水降温的方式,使碎石得以冷却,进而使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下降。如果是在夏季进行施工,特别是在高温的天气条件下,采用这种冷水降温的方式,能够使浇筑层面的厚度减小,有利于温度的降低。
        3.4对蜂窝马面进行控制
        混凝土含气量太大且引气剂质量不好是形成混凝土表面蜂窝状的主要原因。因使用的引气剂不同沮不同引气剂的性能之间差异较大,在混凝土中呈现的状态也不同。在混凝土中有的引气剂会形成较大的气泡,使其表面形成大气泡。若振动不合理,则不能将大气泡完全排除,就会形成蜂窝麻面。若配合比不当,导致混凝土过于钻稠,在搅拌时混凝土会裹入大量气泡在振捣合理的情况下汽泡也难以从钻稠的混凝土中排出,进而导致蜂窝麻面的现象出现。因和易性较差,还会产生离析及泌水。
        3.5对裂缝进行控制
        荷载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产生的裂缝主要有次应力裂缝和直接应力裂缝。直接应力裂缝的出现是因为在设计阶段中的计算机模型不合理加结构安全系数过低、设计中结构处理不当、荷载定量设计时发生漏算或少算的情况、结构刚度不足、推算结构受力与实际结构受力不符合、断面设计不足、设计图纸交代不够清楚及钢筋布局失误或数最偏少等。
        3.6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模板,全方位的考虑模板安装、拆除的便捷性及模板支撑的坚固性,与此同时还得要保障模板的平整性、稳定性、刚度及强度,有效的防止出现模板的密封及变形现象,防止混凝土的浆体发生严重的流失。其次,要科学合理的优选模板的材料,保障磨板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性与吸水性,依据不同的构件形状与规格来适宜的选择模板材料。再次,要合理的处理模板,保证钢模板的平滑度,对模板的表面进行必要的抛光处理。
        结束语:
        在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政工程不再满足于它的实用性,而进一步向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方面发展。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在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都得到了实际应用,但是从实际施工来看,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后羿.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3232-
        [2]陈继源.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8,(6):314
        [3]李俊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38+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