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周云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周云
[导读] 摘要:在新时期下,人民法院需要牢牢的把握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在不断加强法院法治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在法制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扬中市人民法院  江苏扬中  212000
        摘要:在新时期下,人民法院需要牢牢的把握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在不断加强法院法治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在法制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法院队伍建设;为民服务能力;建设层面分析
        前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队伍建设最关键的环节,我院通过组织干警认真自学、相互讨论、并邀请专家进行辅导,授课等形式,要求干警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各项学习内容内化于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法治信仰。
        一、突出法治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
        法院单位要定期组织广大干警开展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干警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应用能力培养,坚持做到学有所用,提高法院干警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为公正司法的落实提供较强的思想动力和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法治队伍建设的关键内容,所以法院单位可以通过组织干警人员进行认真自学和讨论学习,并邀请专家人员对这部分工作人员进行授课辅导,要求干警人员在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保证学习内容能够铭记心中,坚定自身理想信念。
        法院领导班子需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建设,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强化服务为民的宗旨,落实问责制度和追究制度等,提高社会群众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信访渠道的畅通,可以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而且,每年需要召开民主生活会,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反思活动。
        二、加强法治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
        法院要坚持从严治院,以规范自身权力进行运行,加强廉政风险节点的防控工作,并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谈话等措施,逐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制度。而且,法院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的推进司法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六项措施”,通过加强作用巡查力度,形成“随机抽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的工作模式,严格整治“六难三案”的不良工作作风。此外,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安排专项人员不定期的对机关效能和司法礼仪等诸多方面进行监督和监察,始终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来防止人员司法工作出现不公正和不公平以及不廉洁的现象。
        三、强化基层法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法院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将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如候访区域、立案区域、调节区域、信访区域、综合区域这五个部分,提供31项诉讼服务和各项便民服务设施。而且,在立案大厅中需要配备两台扫描仪设备,针对各种纸质的卷宗实现数字化同步,这就需要法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此外,在法院的法治工作中,需要加大信息化技术设备的投入,完善高清数字化的法庭建设,实现高清远程化提讯工作以及法院系统间的视频会议模式,从而保证法院工作不受影响。法院在建设运行诉讼服务在线平台过程中,需要在网络平台中为当事人提供预立案服务、信访工作、转收材料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内容,实现法治服务工作开展的便捷性,实现法治工作的信息化。


        四、坚持法院技术人员的积极引进
        法院在进行改革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要注重技术人员的引进,如引进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干警等。通过组织庭审观摩工作、岗位大练兵工作、技能竞赛活动等等,激励干警进行自主学习,强化法律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等,不断培养法治人员的实践能力。针对审判员岗位人员的确定,是需要进行多岗位和跨部门的学习和锻炼,丰富岗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经验。同时,法院需要选派干警参与上级法院和其他部门以及院内培训等活动,逐渐规范这项培训工作,并通过组织法治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研讨和庭审观摩等活动,形成“争当先进”的良好法治工作氛围,提高法治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办案技能。此外,要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不仅为学校的法律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工作平台,还可以邀请法学院的专家教授对这部分法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法治人员的法治水平。
        五、注重对法院服务环节进行延伸
        法院在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对法治服务环节进行有效延伸,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人民调解协议和行业调解协议以及重点违反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并调动各个部门参与其中,形成跨部门且覆行业的网络化司法确认体系,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保证,便于人们能及时且有效的获取到司法服务。
        六、法院工作需要注重民生的关注
        法院在开展法治工作中,需要注重对民生的关注,如新闻报道出多起拖欠农民工的事件,法院针对这些事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这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中,由于存在外地人员且来回不方便,所以,针对小额拖欠农名工工资的诉讼案件,需要在案件受理之后,向拖欠农民工的单位了解事件的始末,在经过法院的调解之后,双方已经达成了调解意向。针对这类事件在开庭庭审的过程中,需要在法官的主持下对款项的实际给付情况进行协商。针对这些小案件的办理,也体现出了法院未因是“小案”而懈怠,也未因是“小案”而草判,充分突出法院法治工作开展的公平公正,有效实现了为民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法院开展法治工作需要牢记“司法为民”的基本宗旨,不断提高法院干警和工作人员的司法为民能力。而且,为了能够给社会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可以在乡镇和村屯设置“便民诉讼服务站”,形成完整的便民诉讼网络。同时,法院要做到上门立案、就地调解等法治便民服务,通过各种法治惠民措施的提出和落实,提高诉讼工作的便捷性。此外,法院需要完善分流机制,提高诉讼效率,重视群众的信访工作,及时为其提供司法救助,真正的实现司法为民。在不断加强法院法治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在法制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叶斌.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安徽省泾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J].人民法治,2016(1):108-109.
        [2]王树营.香河县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能力[J].公民与法治,2017(5):55-55.
        [3]江守杰,邵晓艳.着眼发展提升能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法官队伍——崂山法院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工作[J].青岛画报,2010(2):72-73.
        [4]窦刚.擦亮窗口服务大局,完善职能为民司法——子长县人民法院便民为民服务工作小记[J].法治与社会,2011(11):71-71.
        [5]阚武平.加强队伍建设推行民生警务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