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郭燕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郭燕
[导读]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提升音乐素养。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提升音乐素养。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感受能力。本文基于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运用
引言
        教学情境有着让音乐返璞归真的魔法。在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看到”抽象音乐背后的真实素材,可以“听到”音乐人的真实诉求,在悄无声息中形成音乐审美、发展音乐创造力。因而,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情境辅助教学,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师应该区别情境教学和情景教学,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针对教育体系来说,这两种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情景教学是情境教学的基础,能够体会到情感,具有升华感情的作用。首先,情境教学方式具有真实感,布置设置音乐设计场景,让学生感知场景内容。与此同时,在模拟情境中导入相关的情感内容,形成心理期待视野,有助于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音乐认知水平,探究音乐主题。其次,情境教学方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丰富性,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能力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方式,对提高小学音乐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究、创新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从而转变其学习方式。学生在好的情境中能领悟到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事物,对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可把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带有学生个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只要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学生就会有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兴趣是后天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所受的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需求创设必要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某种情景中,激发学习欲望。教师将所学的知识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营造愉悦、宽松的氛围、创设的教学情境富有情趣,就会带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单元主题为方向
        音乐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会通过选取具有共同情感特点的音乐设置相关的音乐单元主题,音乐主题可以作为本学期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个系列主题,以单元主题为创作方向创设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模式,使学生的代入感持续时间长,教师描绘的情景具有连贯性让音乐形象记忆特点更为鲜明,通过系列情境教学对学生相关情感培养有非常强大的作用,音乐课堂成为了情景创作连续课堂,课堂期待感不断攀升,生动的课堂让学生对每一堂音乐课都充满了兴趣。

小学音乐教材中主要是以活泼动感的音乐曲目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主题,又分为儿歌、爱国歌曲、民族乐曲等多种主题,在进行儿歌主题音乐教学时,可以把主题内的儿歌编写成历险故事,以历险故事为主开展故事情境教学,结合小青蛙找家,闪烁的小星、小雨沙沙、找朋友等音乐曲目就可以编撰成为一系列探险旅游故事,从小青蛙迷失了回家的道路开始到向着找家这个目标前进,回家路上遇到了天公不作美,小雨稀稀拉拉的下,小青蛙在躲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好朋友,好朋友听说了小青蛙的遭遇之后决定帮助小青蛙找到回家的道路,小青蛙和好朋友在找家的过程中看到了不少美丽的风景,包括美丽的星星、盛开的花朵、清澈的溪流等,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好朋友帮助他找到了家人。通过主题情境教学创设可以让学生将个人情感投射到历险故事当中,增强音乐学习的趣味性,用夸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增强故事的张力和表现力,学生被故事情节的发展吸引,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景。
四、实施角色演绎方式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针对小学生而言,情境组织中包括体验式教学,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音乐场景,积极参与音乐互动,有助于揣摩歌曲的情感,在亲身体验之后,可悟出情感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教师提供表演的舞台,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学习的信心[3]。例如,在组织《大鹿》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进行合作表演,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从而将不同的神情演绎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深化音乐教学的内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造精神。与此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让小学生明白团结的力量。
五、用多媒体组织音乐情境
        小学生是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的主人公。面对一些图文并茂的知识,他们忍不住地会喜爱,进而积极学习。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构建多媒体情境,借助多媒体声音、图画、视频都能表现的特性组织一些与音乐内容相符的、能与学生共鸣的情境,促使学生感知抽象音乐背后的形象素材,真正地理解音乐。例如,在教学“鲜花爱雨露”时,我组织了多媒体情境,诱导学生走进音乐情感世界认真体会,发展音乐素养。具体来说,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与歌词相匹配的视频情境,如下:花园里百花开,玫瑰、月季……大朵大朵的,一簇一簇的。走近看一看,花儿的花瓣又亮、又滑、又嫩,一颗水珠子刚落在花瓣上就溜到了地上。远处,一群小朋友和老师迎面走了过来。小朋友簇拥着老师来到了花丛中。一个小朋友低下头闻了闻,说到:“真香!”然后,顺势摘了一朵送给了老师。在老师和同学的笑颜下,鲜花更艳丽了。而学生在观看这段视频的过程中,通过视频中的“声”和“色”就充分理解了歌曲传达的情感——尊师、爱师,掌握了大量情感表达的音乐素材,从而提高了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因而,教师要学会用多媒体构建情境,以提高音乐教学品质。
结束语
        音乐教学中包含情感艺术,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思想、审美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加强情感因素的教育,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领悟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嫣.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优化探讨[J].学周刊,2019(21):140.
[2]盛群.试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12):191.
[3]李彬.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04):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