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当建筑领域的企业数目快速增长时,行业竞争也随之愈发激烈,导致企业可盈利的空间持续减少。BIM技术在建筑业各个方面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其具体作用表现如下:预防及监控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BIM技术的全面创新迫在眉睫,需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使得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提升企业项目建设的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引言
由于建筑产品多样化、施工环境不稳定、高空作业多、施工人员技术和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事故频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安全事故起数居高不下。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控,若是在施工安全管理环节中融入BIM技术,则能有效地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最终为工程施工总体质量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
1.13D可视化优质
以往的建筑工程中,施工图纸通常为二维形式,很难通过图纸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导致可能会在施工中产生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施工图纸以3D可视化模型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模型,可以将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来,以便在施工开始前将其妥善解决,并对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1.2协调性优势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协调性优势,保证所有施工环节能够顺利衔接。建筑工程施工由多个环节构成,需要多个部门互相协调来完成,这对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协调并满足各环节与个部门的各类需求,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及时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性。
1.3模拟性优势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其模拟性优势。BIM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情况判断其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模拟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提前的更正,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BIM技术还能够对实际施工中无法完成的项目进行模拟,有效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降低施工中出现问题的概率。
2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2.1把二维建筑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
BIM技术可将项目原有的传统二维图纸改建成三维模型,将场地模型、土建模型以及设备专业模型整合成全专业整体模型。BIM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比其他一般的三维模型更加完整,其三维设备布置是多视图的,各个方向都有平、立、剖面图的二维解剖图,它的尺寸定位也更为精准,整体模型无限趋近于零失误。一个BIM模型中有多个三维图层,分别展示了建筑物的表皮幕墙、结构梁柱、设备管道等,这样清晰明了的设定可使得非建筑专业人员也可轻易读懂图纸,方便各个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协作。以钢筋节点为例,CAD平面图中要想读懂复杂的钢筋节点需要多张剖面图配合方可,而BIM模型能够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将钢筋节点按照真实比例置于三维模型中,真实的空间感、360度的视角都可让人直观并准确地读懂该钢筋节点的复杂结构。
2.2识别施工危险源
施工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精准识别出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的危险源,继而深入调查评估该危险源的各类危险要素存在状况,精确掌握足够的信息之后可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活动能够不再受该危险源影响。
而BIM技术在此工作中的作用是建立出能清晰展示施工设备、各个构件状况的4D模型,如此一来施工管理者便可及时掌握施工环节中潜在的危险源,趁早发现危险源,便可在制定防护措施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可大大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可行的具体操作之一是利用BIM技术来完善RFID危险识别系统,在危险要素的识别过程中起到快速整合的作用,最终达到减少施工安全风险的目的,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2.3安全交底及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管理
使用BIM技术前,纸质的交底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全负责人只能结合图纸向工人简要说明情况,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也只能通过口头阐述,而工人对此的接受程度有限,因此无法直观的感知危险的严重性,也无法精准地感知危险的所在地。而使用BIM技术后的交底模式可突破这种局限性,BIM可结合VR技术,使工人身临其境感知危险发生的现场,并能清楚看到被明显标注出来的危险部位。BIM与VR的结合使得工人深刻认知到危险发生的区域所在以及危险如若发生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充分引起工人的重视,提高其警惕性,并让工人提前准备发生危险时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2.4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占比较大,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问题较为复杂,涉及众多的主体和环节。若要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的概率,则需在建设过程中配合BIM技术,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原理,建造高层建筑的3D模型,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找出来。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进行可视化检验,以管线为对象,实现三维碰撞检验目标,有利于设计人员工作,使其参考的准确性更高,在此基础上,提高工程的规范性,最大程度上防止软硬碰撞现象发生,整体提高工程质量,有效避免返工。
2.5提高施工空间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施工中需要在这个空间中使用各类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涉及内容较多,并且工期较短,导致施工现场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静态检测,提高施工空间管理水平,有效提高所有施工环节的规范性,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BIM技术能够真实地模拟出各个作业面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状态对施工进度与空间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6拟定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BIM技术还可利用其数字化的优势来建立一个施工安全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根据具体问题并结合现场的相关要求,拟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此外,BIM技术还可精确的掌握施工项目的建设进度,使得项目施工活动能够促进项目建设功能的进步,也可使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做出及时地调整工作。在使用BIM技术之前,人们都采取纸质文本的记录模式来进行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而使用BIM技术后,3D的动画演示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让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了若指掌,以此达到增强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应用BIM技术,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持,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仲志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5):195-196.
[2]刘志海.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居舍,2019(11):58.
[3]李燕,武彦生,高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3):122.
[4]张翼凡,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建材,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