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林小连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根据学生的语文的难易程度应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才能给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根据学生的语文的难易程度应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才能给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以完整的体系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直观性,并更好的将知识具体化,方便掌握和记忆。运用思维导图实现学生自觉整理资料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帮助教师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教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思维导图可以利用树枝状的形状或者标志性的符号,以直观的形式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正确的导思维导图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快速的整理信息,抓住核心文章的关键词以及关键点,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吸引力,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独立发展的空间。思维导图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性。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画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中,针对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将天空、清晨、云彩、水洼等先整理出来,从而在画面呈现中得出结论是从“天空”“地球”两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3.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根据整体的情况,找出课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出现的基本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因此,运用思维导图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不同程度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发挥思维导图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以及想象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在素质理念教育背景下,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以及钻研知识的探究能力,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完成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构建不同的思维导图方式,帮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中的基本内容,比如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关于两只小蟋蟀,一只青头和另外一只红头可以应用不同的笔画、线条将课程的内容呈现出来,通过绘画将这场牛肚里的旅行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将他们之间的对话填写到空白处,以抽象的知识通关直观具体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整理。在学生初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指出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重点的分析,促进学生对思维导图产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由于自身的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本内容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故事人物、故事情节以及生字生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找到关键词,并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熟悉课本的结构框架,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意见,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状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写作以及绘画能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方面,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间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在写作过程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积极的引导学生在整体上对素材的把握,通过清晰的思维方式抓住所读所写事物的关键词,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教会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理解,通过自己的画笔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标注起来,并且在引导学生养成思维锻炼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明确写作的思路,使得学生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比如一篇文章中可以先标出生词汉字,然后积极地引导学生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连接,最后在文章表达出自己对于文章的收获和看法,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熟悉知识点。
三、结束语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期末的复习课需要针对每个章节、每个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串联起来,针对难点和重点用不同颜色标标注,并且以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加强学生针对课本内容的熟悉程度。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素质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应用到语文的写作以及课文的分析中,从而能够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宏燕.浅析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04).
[2]王三胜.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文教资料,2019(20).
[3]王晓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