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写作中,我们感知文字魅力,体会文章的内涵与深意,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设计积极的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不断的学习,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构建多样的实践性活动课堂,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文章的写作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与人文素养。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为载体,对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考的策略探析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素材;阅读活动;作文评改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培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写作上也应该不断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思路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通过积累作文素材、开展阅读活动以及设计作文评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积累作文素材,巩固学生的写作功底
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提升学生作文完成的质量,没有素材、没有实例的作文是空洞无味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主动搜集素材,努力树立学生的读写结合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水平,布置合理的背诵任务,加强学生的课内与课外词句积累,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拓宽思路,不断提升自己的素材范围,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库,每天按照相应的类别进行搜集,人物类、风景类以及名言类,每天进行积累本的整理,并尝试对优美的语段进行背诵。积累作文素材可以巩固学生的写作功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出塞》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积累作文素材的课堂。王昌龄通过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相关征戍生活的不易,但同时也感受到将士的不易,这是一首经典的边塞诗,表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主义之情,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展学生的视野,进行主题式的素材积累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于主题诗词的积累,并通过练习将名言名句名诗等合理的运用到文章当中,为作文增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设计教学,不断积累作文素材,巩固学生的写作功底。
二、开展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写作视野
多样的阅读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双生姐妹”,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且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将课内阅读活动与课外阅读进行合理的联结,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影视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电影中对于风景、道具、人物的刻画都十分精美,无论是“大漠孤烟直”的边塞风光、还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湖光水色,亦或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茫茫雪景,电影镜头下总能呈现出自然最美的景象,小学生基础能力还在累积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也是降低写作课堂难度的一种形式。总之,扩大到阅读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展,使写作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与写作意识。
例如,在讲解《夸父追日》这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有趣的阅读活动。笔者为学生播放相关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并开展了“我爱读经典”的读书会活动,笔者选取了《山海经》、《弟子规》、《西游记》、《红楼梦》等一些列经典著作,鼓励学生阅读并进行同学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写作,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善于开掘与课外阅读相关的影视、动画、图片资料,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与写作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设计作文评改,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不仅要增强教师自身的授课水平,还应该设计相应的作文评改制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启用学生自评的作文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写作完成之后首先进行自我修改,这是作文完成后的第一步,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评改,举例指导,随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作文修改,接着老师再进行二次修改,还可以设计学生的小组合作的作文评改教学,学生之间相互点评对方的作文,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同主体进行相应的作文评改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自发性,发挥了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式的作文教学,老师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热爱写作,激发其兴趣,对于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要予以鼓励,对于写作能力稍差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不足给予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成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设计良好的作文评改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课堂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升级教学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打造积累作文素材,开展阅读活动,以及设计作文评改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善课堂的整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饶安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9(18):64.
[2]田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甘肃教育,2019(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