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分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职业卫生统计学是统计学在各行业关于职业卫生的具体应用,是统计学与职业卫生的交叉学科,它为职业卫生的研究搜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所观测对象及样本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关联性分析,从而得出影响职业卫生的各种因素、指标的依存关系和内在规律。为了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体系,基于职业卫生、统计学原理及学科体系构建,提出职业卫生统计学概念,并探究其学科体系结构与内涵。
关键字:职业卫生;统计学原理;学科体系;
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可以得出,职业卫生所涉及领域广泛,关注对象数据量大、样本丰富,职业危害因素数目多、其影响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量化指标难以用确定数学式表达、却呈现一定规律。而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学科,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两者有交叉点,认为运用统计学方法指导职业卫生体系具有一定优越性,并且能够形成新的学科体系,为职业卫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1理论基础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数量表现、探索统计规律的方法论的学科,职业卫生统计学作为统计学的应用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基于统计学,对职业卫生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职业卫生统计学以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为根本理论指导,认识论指导一切实践,坚持世界是可知的,作为职业卫生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认识论指导职业卫生研究一步步深入。在职业卫生因素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其应用统计学通过个别、有限样本数据观测研究对象整体的本质规律。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也是职业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职业卫生中有若干因素存在隐形相关性,服从一定的规律,数理统计方法可以指导数据搜集与整理。统计指标法、统计观察法和数据分析法是职业卫生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方法[1]。实验设计法、大量观测法、描述统计法和推断统计法是职业卫生统计学具体的研究方法。
2学科体系
2.1职业卫生统计学
职业卫生统计学的学科体系应该包涵职业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基础、具体学科分支、统计技术支持、政府职能。其中学科基础为相关基础理论;具体学科分支为职业卫生统计学的细化内容,对个方面总结归纳形成系统体系;统计软件支持是指在样本数据搜集之后,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统计方法;政府职能指有关部门完善《职业卫生统计条例》为学科体系建立提供法律保证。
2.2职业卫生统计学具体分支
由职工从事行业的特点,可以分为高危行业职业卫生统计学和普通行业职业卫生统计学;由职业卫生危害因素不同,可以分为化学因素职业卫生统计学、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统计学、环境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统计学;由安全管理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比较、职业卫生安全控制技术比较、职业卫生安全预防比较;由职业卫生管理特点,可以分为职业卫生教育项目统计、职业卫生管理项目统计;根据统计学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职业卫生描述统计学和职业卫生推断统计学。本文为系统研究职业卫生统计学,将针对职业卫生管理进行学科体系构建。由职业卫生管理特点,可以分为职业卫生教育项目统计和职业卫生管理项目统计;根据《职业卫生检查管理办法》及《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暂行规定》,职业卫生教育项目统计学又包含职工卫生素质调查、职工卫生培训调查[2]。
职工卫生素质是职工在生理、心理对从事职业卫生体系持有的思想及行为的具体表现,它由职工本身文化知识水平、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氛围等因素决定。探究职业卫生素质统计学,首先要明确职业卫生研究对象层次,即管理层、监督层、执行层。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统计研究对象对职工卫生状态、对职业危害因素认识程度及态度、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可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职工职业卫生素质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对职工卫生素质调查为职业卫生培训提供范例资料,使培训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保证具体化,目标化。职业卫生培训的基本内容包括针对职业卫生的素质培训、专业知识培训、防护措施培训。职业卫生统计学通过对职业卫生培训周期、培训课时、培训层次、考核方式等建档,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结合海因里西法则分析伤害事故各指标与培训的依存关系和潜在规律。
(2)职业卫生管理项目统计学包括职工劳动保护调查、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统计、职业病统计。时间与危害等级建立联系,最终根据样本与整体的关系,总结出整体样本的一般规律,得出定量结论。
(3)职业病统计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针对职业病特点,在原理上明确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依存关系,探明其潜在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统计主要包括职业病类型及人数、职业病比例、指标统计。职业病类型主要由职业危害因素决定,调查其人数统计出各职业病比例,使职业病防治的侧重点明确,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危害因素的监测与控制;指标统计不仅有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工作日损失、治疗费用、伤害指标,还有对当职业病发展严重将造成劳动力长期损失,对社会及家庭有重大影响。对行业职业病类型及人数进行统计时,由于各行业范围广泛,一般采取样本调查,即对某一具体企业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得出该行业的普遍情况。职业病比例是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图表形象表示其关系比例,包括同一行业不同职业病人数的比例以及不同行业统一职业病人数的比例。经济损失统计指标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具体有工作日损失、工伤保险、治疗费用等。
2.3职业卫生统计学外延
职业卫生统计学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要依赖政府与企业职业卫生统计工作的数据与资料,这也是学科构建必要环节。本文主要就法律依据与组织机构、统计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统计原则与统计分析进行基础探讨。目前政府很重视职业卫生统计体系的建设,并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制了《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业务规范》。在职业卫生统计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运用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的专业知识为立法和政策研究信息、咨询和培训、统计和技术服务提供支持。职业病死亡人数是指因患职业病死亡的人数;职业病发生人次指职业病的人次;如:
十万员工职业病死亡率=职业病死亡人数\员工人数*105;
十万员工职业病患病率=职业病患病人数\企业员工人数*105。
职业卫生统计数据来源有企业职业卫生监测防疫调查、劳动力调查、法律规定的报告、医生诊断报告、工伤保险抚恤金等渠道。
4总结
以职业卫生体系与统计学方法为基础,从职业卫生内容出发,建立职业卫生统计学的学科体系,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统计学进行概述,提出职业卫生统计学的内涵,为职业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分析了职业卫生统计学的学科基础及原则,为系统划分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将职业卫生统计学根据不同标准建立不同研究分支,使学科分支各有特点又相互交融,其中职业卫生统计学依据管理特点分为教育统计学和管理统计学,并系统介绍了两个分支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红升,曹勇,刘松,何剑锋,张矗,贺中汉.参与式与讲授式在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培训中的效果比较[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31(05):279-282.
[2]吴荣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职业卫生培训[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