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 郭雨函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郭雨函
[导读] 摘要: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在建筑工程建设完毕后,屋面主要承担建筑防水功能,避免降水或降雪天气对室内用户所带来的影响,而屋面的建设通常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所以在应用当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而出现渗漏,为了能够避免这种问题发生,则需要结合防水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整体安全指数,进而增强建筑物内用户生活居住的舒适度。
        身份证号:13102219890509XXXX
        摘要: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在建筑工程建设完毕后,屋面主要承担建筑防水功能,避免降水或降雪天气对室内用户所带来的影响,而屋面的建设通常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所以在应用当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而出现渗漏,为了能够避免这种问题发生,则需要结合防水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整体安全指数,进而增强建筑物内用户生活居住的舒适度。
        关键词:土木工程;屋面防水技术;应用
        引言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屋面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屋面施工质量会对建筑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建筑屋面出现渗水或者漏水问题,则用户的经济损失会较大,只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屋面防水技术,严格依据相关标准组织施工,才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屋面防水存在的问题
        1.1屋面防水材料选用不合格
        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保证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自身的质量,保证其能够完全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和防水标准,如此才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材料问题导致的屋面漏水等质量问题的出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防水材料整体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质量不合格或伪劣材料,如此便使建筑工程整体的防水效果和质量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增加了屋面漏水的概率。这些材料不仅自身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其实际的性能也远低于正规的材料。这种情况之下,势必会对施工单位整体的管理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
        1.2屋面防水设计不合理
        对建筑屋面所进行的防水设计工作,主要是指建筑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所以为了提高建筑屋面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则需要在设计工作开展当中,深入调查建筑所在位置的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环境情况,才能提高建筑屋面的排水能力,但就目前实际而言,在建筑工程开展当中,屋面排水系统设计人员多数以考虑建筑整体结构为主要工作方向,反而忽视了排水系统本身的重要意义,致使屋面排水系统难以符合实际需求,在长期的使用当中造成屋面排水不畅通,不仅造成室内发生渗漏,而且由于雨水长期堆积,还会腐蚀建筑屋面,进而屋面产生霉变和老化等隐患,影响建筑整体功能的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1.3 屋面防水施工的监督力度不足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从而使得很多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操作不细致,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防水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如果情况过于严重,很有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进而会对整体的防水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现代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屋顶防水施工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但是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正因如此,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在最大程度地掌握各类影响因素,进而有效保障土木工程防水施工顺利开展和进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使用人员在技术应用方面不够科学合理,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合理的材料,同样会导致防水性能降低。如果在建筑工程的竣工阶段发现存在漏水问题,势必需要进行大量的返工,如此一来,将会极大地增加成本,工期也会随之延长。
        2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
        2.1屋面分隔缝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中,分隔缝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在分隔缝处理方面,应将其设置在支撑端与屋面之间的转折位置,或者将其设置在突出面与防水层之间的交汇位置。在屋面分隔缝处理中,分隔缝必须与屋面板缝保持整齐,避免在温差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干缩裂缝而发生渗漏问题。在分隔缝设置方面,如果分隔缝在6m以上,则应在中间位置设置V型分隔缝,另外,还应严格控制分隔缝深度,要求能够贯穿屋面防水层。如果分隔缝处于排气道中,则应适当拓宽分隔缝,同时单独设置排气孔,保证排气正常。除此以外,在部分建筑工程屋面施工中,采用沥青材料或者油毡材料进行施工,则对于油毡分隔缝宽度,应控制在200~300mm之间。
        2.2 刚性防水技术
        在屋面刚性防水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防水施工相对比较常见。首先,要对隔离层的表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并完成模板的架设,如果不需要使用防水隔离层,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在基层涂刷泥浆材料。之后要对钢丝网片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相邻的网片,可以将二者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0~200mm,同时需要对钢筋的分割位置进行有效的切割。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由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以及由高到低的顺序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分格浇筑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缝隙,同时也要将混凝土浇筑的最低厚度控制在40mm以上。最后,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待其初凝便可将模板拆除,同时也要在完成浇筑24h内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在固定的时间段对其进行覆盖,从根本上保证防水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和质量。
        2.3防水层涂抹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中,防水层涂抹施工方式比较常见。在防水层涂抹施工中,首先对屋面轮廓进行全面清洗,根据建筑工程层面规划要求,对找平层进行挂线处理,并合理设置分割缝板的位置,严格控制屋面轮廓。然后对屋面进行涂抹施工,在屋面涂抹施工中,必须保证屋面清洁度,采用处理剂对基层水分进行蒸干处理,在涂抹施工中,对于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需做好补漏处理。另外,对于建筑屋面拐角位置以及屋面与管道之间的重叠位置,应做好加固处理,再进行涂抹材料铺贴施工。最后,在保护层施工完成后,还需及时做好养护管理,进而保证屋面防水效果。
        2.4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不仅应当满足建筑屋面防水的实际需求,而且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还应当确保材料符合绿色生态理念,提高建筑的环保功能。传统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当中,多数以选用沥青等施工材料为主,但由于沥青施工期间操作难度较大,并且容易造成污染情况发生,严重与生态理念脱节,所以在设计工作当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现代新型防水材料,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和特征,参照当地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选择,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区位因素影响,其湿度往往较大,所以可以应用APP改性沥青卷材进行施工,并且屋面还应当采用结构与建筑找坡结合的方式,按照比例进行找坡,在找坡完毕后,使用水泥炉渣处理,实现屋面防水性能的增强。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技术应用的效果对土木建筑工程整体的防水性和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此予以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以此作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和气候条件制定出最为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土木工程建筑屋面的防水性。
        参考文献
        [1]赵梦光.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95-196.
        [2]魏杰,李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66.
        [3]陈铭.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9(10):63-64.
        [4]张小敏.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29):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