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小学低年级那些幼小的孩子爱上阅读,能用书香润泽他们稚嫩的童心,借阅读启迪他们七彩的人生?笔者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大家探讨:
一、找到阅读方向:选书策略
孩子小,自己不会选书,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应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帮他们选择适合的书籍,引领他们找到阅读的方向。
首先、一定要选择全注音读本。这样,学生只要学完了拼音就可以阅读。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开扩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懂得了道理,还巩固了拼音,拓展认识了许多汉字,真是一举几得!
其次、选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识字量小因而阅读能力相对较弱。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富于幻想,因此要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读的童话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等书书籍。所有这些内容,其它版本的也可以,但我认为应该以绘本为主。绘本阅读在国外早已受到普遍推崇,但在中国却起步较晚,最近几年才在学校里风行。我们不能否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和低年级阅读的图书,是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环。不要担心绘本的格调,其实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 而孩子们读图的热情和不断发现的乐趣,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百读不厌”。绘本的故事短小单纯,像久远的传说,读过之后,会产生立即告诉别人的冲动。绘本的文字当然很重要,但肯定要排在图画和故事之后,即使不识字或只识得很少的字的孩子都能借助图画看懂故事,因而特别受低段学生欢迎。
二、感受到阅读气息:营造氛围
我的做法是:
其一、建立班级图书角:我们在每个班级里,都建立了专门的图书角,书柜里摆放着数量丰富、内容多彩的图书,孩子随手可取可放,哪怕课间十分钟都可以去翻一翻。聚沙成塔,慢慢的,学生就能积累到很多东西。这些书有些事家长捐赠的,有些是班级统一购买的,只要说是给孩子买书看,家长都挺支持。
其二、召开阅读交流会:让孩子自己上台,和同学分享:最近读了什么书或什么故事?里面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最有趣的是什么?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或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交流,评选“读书大王”。读书月,我们进行讲故事比赛,小小年纪,表现那么大方,讲得那么投入,令在场的家长和老师震惊!
其三、师生同阅读:教师做孩子的阅读伙伴。小孩子爱提问题,当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疑问时,老师一定要适时地、耐心地给孩子一些指点和鼓励。千万不能挫伤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一个预约、宽松的氛围中,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越来越高。
其四、用讲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每周练习讲一个故事,然后布置一项家庭作业:回家把本周讲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请家长给予鼓励,并把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再在全班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其五、大力提倡亲子阅读。不但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阅读,还把家长请进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我们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绘本故事《狼大叔的红焖鸡》,边讲边提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想下文,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的生日会上,也有家长主动到班里来,和孩子一起展示讲故事,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锻炼了孩子的胆量。我们的读书月主题活动中,安排了亲子故事比赛,家长和孩子精心准备,背故事、编动作、化妆、配舞台道具、背景音乐,最后闪亮登场。
他们带来的《三只小猪》《龟兔赛跑》《聪明小鸡笨小狼》《小兔历险记》等故事,趣味横生,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三、教会孩子看书:教师引导
其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坐姿端正,最初左手压书右手指字,慢慢过渡到双手捧书阅读。以此促进身心合一,聚精会神。
其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1)简单了解一本图书的结构,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到封底。(2)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或书籍,反复读,一次比一次乐趣多。
其三、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阅读,关键在坚持,使学生的阅读习惯自觉地养成。这一习惯的培养最好由家长和学校互相配合。周末,我们布置学生回家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家长逐渐形成家庭的生活惯例,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一到时间,开始阅读。在学校,除了每周定时的阅读指导外,我们每天挤出一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天天如此,必将形成儿童的自觉行为,哪一天不读书,就感觉不舒服。
其四、借助绘本拓展阅读功能:从大量的绘本中,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篇目,制成PPT,每周一节课,专门指导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这个可以设计成以下三个板块:
1、拓展识字。教师把绘本中学生还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提示学生注意圈出来的字宝宝的读音,然后通过检测评选“识字大王”。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认识很多汉字,为后面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明白道理。让学生在读过故事之后,讲讲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人格教育。
3、学讲故事。老师先示范讲,然后请学生上台看着故事讲,尽量做到声情并茂,配以适当的表情、动作,再让学生脱稿练习。经过老师指导后,回家讲给家人听,争取得到家长的表扬。老师根据家长的反馈表扬讲得好的同学。这样,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就渐渐提高了,还懂得了道理,比简单的说教效果好得多。比如,我们讲了《小猪的坏习惯》,孩子们都懂得了,不能咬手指头,班上几个爱咬手指头的孩子就改掉了坏习惯。当有孩子忘记了的时候,老师打趣地提醒一句:“小猪的坏习惯!”他会心地笑一笑,马上改正。
上了二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填写阅读记录卡。记录卡的内容有:书名(或文章名)、作者、主要内容、好词佳句、我的感想等,以此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从中学会概括、积累、思考。
其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进行同步阅读,学生兴致也很高。
例如:1、二年级要开始学写日记了。我买了一本《米小圈上学记》,作为开学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先在课外准备,每节语文课的“课前2分钟秀”时,就请孩子们轮流上台来读,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也让他们从有趣的阅读中初步感受到日记该怎么写。
2、当学完课文《坐井观天》后,我便推荐学生读成语故事相关书籍,每节课的“课前2分钟秀”时,让他们轮流上台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收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孩子阅读的道路上,做好引路人,用书香润泽童心,借阅读启迪人生,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作者简介:
刘映华,女,汉族,籍贯:四川广元,学历:本科,职称:中一,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罗宏,男,汉族,籍贯:四川广元,学历:本科,职称:中一,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