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何跃
[导读] 摘要:本文章首先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所存有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广大企业领导者参考。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章首先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所存有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广大企业领导者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企业民主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在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背景下,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加强和推动,进一步维护了职工群众的民主权益,大大地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发展。然而,在新环境下,还存有一些不可轻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地、理性地对其进行探讨并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推进新时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新时代企业民主管理所存有的基本问题
        1.民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根基的民主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职工对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职工权利实施力度是较为满意的,然而,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不太满意。遵循我国现有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国有企业已经普及构建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企业使用民主监督与民主管理的职权。然而在企业的改革向更深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扩大了经理层的权利,而轻视、忽略了职员“主人翁”的民主权利。企业真正的主人变为“领导”,而不是职工。
        2.没有充分落实职工的知情权与审议权
        部分企业对触及职工切身权益的重要问题,通常都不能真正做到悉心采取众多职工群众的需求和建议,而举行形式上的联席会议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议定,造成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后所做的决定不能真正、充分的彰显广大职工群众的期愿;甚至有的企业就根本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审查、讨论,而是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策略决定等方式要求实施,凭借百般原因忽略职工代表大会这个必要的法定程序。
        3.企业“厂务公开”制度不够健全
        厂务公开工作没有构设对应的规章工作制度、一目了然的厂务公开工作账簿及给力的监督执行体制。在上级领导审查时,或有新的号召时,企业通常形式上做得如火如荼、有板有眼,然而在审查完后,又会变回以往的状态。部分企业的厂务公开仅仅公示一般事项,对于职员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像干部领导的选拔使用、物资购置、项目合同的招投标等事项存在部分公示,公示不全的现象。
        4.某些职工代表出席企业管理的意识较低、能力较差
        对于企业的经营方针策略、HSE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构建等关系到企业有效合理、持续发展的提议和方案针对性较弱、可行性较低。部分代表的提议和方案没有悉心听取和汇集所在部门、班组职工群众的期望、意见,提案的代表范围比较狭隘,反响的问题较为肤浅。部分代表存有着不能或者不敢保持原则的状况。还有些必须由联席会议或者职代会上审核、表决通过的事件,某一问题或某个部分分明不切合相关规章制度、不切合企业实况和众多职员的权益,害怕因此冒犯上级,在表决时不敢或不愿表达反对看法,违心举手同意,故而成为了“举手表决的机器”
        5.职工代表大会效率水平较差
        部分企业举行职工代表大会之前,不严格遵循职代会的组织程序,事前不告知开会议题,不采取代表对会议内容和相干问题的建议,导致代表们由于时间匆促而提不出针对性强、符合企业实况、建议给力的高水平提案。部分企业不根据我国有关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所规范的内容,对职工眷注的企业招待费、福利费运用、评定企业干部领导等职工重点关注的话题或一笔而过、或避之不谈。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对策
        1.加强企业领导干部对企业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知
        企业展开民主管理,实施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是鼓动、组织职工群众。

全体员工参加企业管理是实行民主监督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其能够有效地鼓舞职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职工群众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保持企业的斗志和活力,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水平,促进企业和谐持续的发展。并且其也是新时代企业管理的首要内容之一。倘若一个企业没有民主管理,则其职工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就会导致这个企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以此无法实现持续的发展。开展企业民主管理,也是国家法律条例的规定与要求,不是无关紧要的工作,务必真正落实。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实施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制度,对企业干部进行评议,公示职工重点关注的话题。同时还是落实职工群众监督企业管理与企业干部的必要保障,能够促使领导干部端正自身思想、加强自我的作风建设,养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良好品行。这也是十七大提出的“推进党务公开”在新时代企业里的具体呈现。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当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强化法律意识及提升企业领导队伍素养作为出发点,去落实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竭尽全力地提升搞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自主性。
        2.优化领导作风,紧密联系群众
        新时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和逐步优化,增强了领导自身的责任意识,也增强了利益和权力观念。然而在现实管理期间内,少部分领导的群众观念渐渐淡化,忽视职工的想法和建议,轻视职工所反馈的问题,将自我放到群众的对立面,导致上下貌合神离、干群关系疏远,职工怨气冲天,这些都会阻碍到群众工作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企业职工思想观念的建设与民主管理的落实。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当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启示。再庞大的权力,也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与维护。仅仅依赖于行政号令、行政处罚、经济处分维护的权威,只能短暂的达到效果,无法长久维持。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代,相信群众、动员群众,贯彻党一心一意依赖工人阶级推动企业发展的方针,这既是推动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3.应当强化对职工代表的培育和训练
        一个人的工作素养和工作水平是需要通过不断得培育、训练与学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职工代表出席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素养也是需要一个培育、训练与学习的阶段。然而在现实工作期间,由于大多数职工代表位于生产线,工作时间紧张,因此很少有参与、培育、训练与学习的机会,以此阻碍了他们出席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素养和水平的施展。企业领导要充分认知到培育和训练职工代表的重要性,应当以强化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强化党执政基础作为出发点,来认知和对待这个问题。江泽明同志曾说过:依赖工人阶级应在政治上保障,制度上贯彻,素养上提升,权益上维护。想要提升职工代表的整体素养,就一定得增强培育和训练的力度。不能仅要求职工代表严谨执行职责,而忽视对他们的培育和训练,也就是重使用,轻培育。这与强化牢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是相斥的。
        4.健全制度,强化建设,更深入的规范民主管理内容
        我国开展民主管理的基本方式就是职代会、企务公开、团体协约等,企业必须做到真正落实,并在实际开展中将其进行规范和优化。首先,应当自主研究新时代企业制度下民主管理的运转体制。随着新时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和新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必须自主优化新状况下职工代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研究民主管理的可行方式和实施模式,进一步将职代会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其次,应当做好厂务公开制度和审检监督制度的落实,必须把企业深入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企业领导作风廉洁建设的关系问题,当作厂务公开的首要问题,要更深入地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最后,应当坚持和优化劳资协商与签订集体协议合同制度。重点在规范合同内容、提升合同质量、履行协商次序,提升现实成果上做工作。
        5.改善职工代表大会或联席会议的表决方式
        对于某些关系到职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像住房分配、收入分配与职员劳保福利等事项,要求表决通过的,应当把举手表决换成不记名投票表决,避免职工代表由于表决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表决能够真正的展现代表的意见和期愿。
        结束语:总而言之,企业只有不断地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切实保障每位职工的民主权益,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工作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67.
        [2]王丽红,张醒国,张振刚,程伟,葛新磊.全面深化改革中企业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会信息,2016(24):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