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212219910626XXXX
摘要:在众多的环境检测项目中,地表水监测项目是主要的构成。地表水水质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效益,因而生态保护建设人员应充分重视地表水环境的监测工作。现今对地表水的检测工作中仍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应从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应用合理的检测技术,将地表水检测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分析了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的检测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表水检测;现状;进展
引言
对地表水质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测是我国环境检测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和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最近一些年来,地表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进行环境检测时不可忽视地表水质的检测,对污染状况进行及时的掌控,可以有效地反应出地表水污染的问题。
1地表水检测的意义
地表水检测主要是为了准确有效地测定出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可以看出,不同水体其水质内部的种类和浓度都在不断地变化,专业检测人员需要对水体内部的质量全面地进行评价。主要的检测项目主要是由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组成[1]。其中,宏观指标主要是温度指标、pH指标、浑浊度、多样化的悬浮物组成等,微观指标主要包含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水质检测结果才能够清楚了解水体内部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指导人们的生活用水。
2环境检测中的地表水检测现状分析
2.1缺乏必要的地表水检测项目
在进行地表水检测时,检测机构首先要在待检区域内提取水样,并通过运用各种检测设备,对水样的理化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如矿物质的成分及含量、微生物数量等因素均是必要的检测项目。这种方式可有效反映此处水源的情况,但由于区域的局限性,并不能真实反映整个地区内的地表水状况,导致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降低[2]。
2.2地表水检测设备及技术落后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纷纷应用于地表水检测工作中。我国地表水检测工作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差距较大,现今仍然沿用传统的理化检测方式,缺乏对上述新技术的应用。现今我国的地表水检测中的主要问题为污染溯源及污染迁移、分布等情况不具备整体性把握能力,相应的科技水平亟需发展[3]。
2.3区划管理制度不合理
环境监测工作涉及方面较多,以前的环境监测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实行分别管理及监测,但由于水资源是一个有机整体,如采取各自监管的方式,无法实现对地表水的协调管理。环境监测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应将其进行割裂式管理。由于管理理念的提升,现今已由区域管理转变为流域管理。地表水作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各区域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较难接受流域管理的方式,进而造成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之间的冲突。因此应从国家层面制定出水资源流域管理细则,切实协调好相关工作[4]。
2.4检测站点布局不科学
检测站点作为地表水检测工作的基础性组织结构,实现了区域内整体检测网络化布局,因此应切实做好各个检测站点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欠缺对整体布局的考虑,并且相关检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平衡现象。其次,由于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变,使得各地区人口流动速度加快,此时应对检测站点进行重新布局,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最后,还要依据地表水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检测频率,实现检测效益的最优化。
3环境检测中地表水检测完善措施
3.1采用便利的检测设备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湖泊众多,地表水污染事件在各地均有发生。通过对既往水污染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为此现象的高发地区。尤其在建有众多高污染企业的乡镇中,水污染现状更为严重,其发生频率远高于未建设有污染企业的地区。由于乡镇交通略显落后,因此在乡镇地表水源的检测过程中,应重点考虑检测设备的便利性,使其能够方便的到达现场并开展检测工作。基于实际检测工作要求,应重视采用如X射线荧光光谱设备此类装备。其车载式设计,有助于快速到达检测区域并开展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运输过程中出现颠簸进而产生数据失真现象。此类设备可有效检测地表水的各项理化指标,从而实现较为准确的判断。此外本设备还可以检测固体物质,如受到污染的土壤等。另外能够通过各种先进设备实现对有机物的检测工作[5]。
3.2强化管理部门对地表水检测工作的重视度
环境治理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包括了环境检测及环境治理两方面。由于相关部门较为重视环境治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环境检测工作。应切实树立起管理人员责任意识,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其成为规范文本,作为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指导方案。另外还应建立起专业化的检测队伍,并加强各项技术及设备的支持力度,提高检测水平。还应做好检测队伍的日常培训工作,做好相关技术人员外联交流工作,确保其技术水平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管理部门应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以文本的形式使其成为基础性规章制度[6]。
3.3依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减地表水检测范围
我国地表水检测范围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化学元素及金属离子方面。这种检测方式不能适应不断恶化的环境现状,因此检验结果参考价值有限。基于检测方式的不合理性,应及时扩大相应检测范围,使其能够满足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随着污染方式及污染源的变化,现今造成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有机物的扩散。如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依赖化学药物治理,所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分解,使其流入到生态环境之中,对地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另外由于污染源的增加,使地表水检测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应重视研究新型检测方式,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地表水检测现状。
3.4引进先进的地表水检测技术
由于我国地表水检测技术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检测技术及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因此有必要适当引进国外较为成熟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现今国外在地表水检测方面采用较多的技术为遥感检测及生物检测,其中遥感检测技术可以较为迅速实现对污染源的定位,并通过研究污染物成分,对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生物检测技术可快速检测出污染物具体状况,并利用采集到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研究。应用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可极大促进我国地表水检测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
结语
环境污染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应切实采取各种有效策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的协同发展。其中地表水安全在环境控制工作中占据着显要位置,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检测措施,进而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快速进步。另外由于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地表水安全法规,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意识到地表水检测的重要性。因此应从国家层面强化地表水检测工作的合理开展,并切实制定好各项有力措施,使环境污染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黄秀荣.研究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及进展[J].低碳世界,2019,9(04):33-34.
[2]刘爱军,刘沛桥.环境检测中地表水检测现状及进展[J].化工管理,2018(32):116-117.
[3]王茹,邵莉.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9):52.
[4]郑钦文.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8):138-139.
[5]郝雨婷.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5):79-81.
[6]杜芳静.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