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文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需求,更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当前信息科技发达的时代,以微课为主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且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课堂教学 应用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有效展开离不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微课,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可以帮助教师将课文中的有关教学内容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经常有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际教学氛围很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形式上的新鲜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微课能够展示色彩鲜明、活泼生动的教学内容,这些元素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增强其学习兴趣。
2.活跃学生思维,拓展知识储备
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在是单纯的教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的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活动参与性不强,导致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但在微课教学的新教学情境的帮助下,学生的主体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微课教学能够通过视频的形式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有利于打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微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分享,学生对微课内容的学习不受空间的限制,只要具备网络和播放载体,学生可以在任何空间下进行学习。并且微课教学时间较短,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打破了教学时间的限制。因此,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1.做好课前准备
微课属于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资源平台,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然而,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而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与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作为引导者,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与理念,认识到微课在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做到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其次,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根据语文教材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落脚点来设计和制作微课视频。教师要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也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优化配置,为学生留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最后,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语文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引进微课视频,要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保障对重点知识进行优化,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对难点知识进行简化,对基础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利用微课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微课视频能够将复杂、繁琐的语文知识浓缩为五到十分钟,并用图片、文字、声乐、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促使整个学习活动更加有趣、灵活与形象,从而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然而,在小学语文的微课应用中,教师还要丰富课堂活动,要满足小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有趣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尽情地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角色扮演、游戏教学、比赛竞赛等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微课视频的完美结合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及创造探究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找春天》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角色扮演与微课视频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关于春天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然后,教师再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微课视频呈现出来,选几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更好地感悟与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优化课件设计,提升微课教学质量
微课教学以课件为主要载体,课件的质量对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深浅有重要影响,同时,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对其内容进行更改,因此,教师优化微课课件设计是微课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首先,在课件内容上教师应当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主要的微课设计题材,且微课课件设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教师只有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教学效率提升到最大化。教师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系统梳理,并预留相应的时间进行课件制作,使整个微课教学体系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其次,在课件形式上教师应当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优化课件的形式提升微课的展示效果,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微课的展示形式上是单一的视频形式,但是内在的内容却十分多元化,如对比性分析、叙事性讲解、情景化描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元化的微课授课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符合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还可以改革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更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随时能够加强语文学习,强化巩固重难点,拓展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微课教学新模式,落实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运用,充分将微课的作用,进而更好地位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邢作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微课[J].才智,2020(08):12.
[2]王坤男.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