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基础性学科,一直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科目,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而语文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内容,更涵盖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及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新课改提出各个学科教师都要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并以此制定教学方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由浅及深,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大程度的降低学习难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特点去设计教学内容。此外,在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引导者及组织者的身份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知识的吸收中不断实现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问题
1. 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部分语文教师仍未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仍旧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模式的固化导致了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疲乏,没有真正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落实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忽略了语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的培养,从而影响了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审美能力培养不到位
小学是奠定学习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知识设置教学方案,未与语文知识相关的美学教育进行紧密的联系,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影响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情。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哲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然而,细节是在日常的习惯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小学拼音的过程中,教师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地跟小学生讲拼音,就会显得非常枯燥,而且无聊。那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性,教师就要创建新颖的课堂,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这个阶段的i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有意注意时间短,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歌、动画、微课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如:摘帽歌---“小ü真淘气,见到jqx,敬礼摘帽去”。这样能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同时还能掌握知识。可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要灵活应用自己的教学方法。
2.加强阅读训练,提高理解能力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阅读方法是接收阅读信息的方法和途径,阅读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传授更多有效的、系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找到契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如:群文阅读、比较阅读等。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给一个以“猫”为主题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写猫的文章,并批注阅读所得,再回校交流分享。比较不同作家表达上的异同。基础差的选择某一方面进行仿写,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查阅翻看。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要求他们用笔写出一只与众不同的猫。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展现语文资源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德育教育目标、生活常识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标。毕竟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是现实生活的主人,他们需要拥有“生活能力”,能够在点点滴滴的学习活动中拥有生活见识、幸福感。例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感受作者的精神信仰和文章要传达的人文情怀之美。如:在学习文章《日月潭》时,作者对日月潭是这样描述的,“日月潭很美,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将自身深厚的感情寄托到了文章当中,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学生学这类文章时,教师要注重爱国主义的熏陶。
4.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非常重要。其一,学校定期组织优秀语文教学案例的展评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其二,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其三,深入了解学生学语文的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作为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及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双艳.寻求开启提升阅读素养的“秘钥”:浅谈小学素养的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3):72.
[2]郭格坤.激发兴趣学会方法形成习惯小学语文三项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初探[J].教育,201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