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证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环保的需求,就要抓好施工环节,对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材料、机械、施工方法要素问题和工程环境要素问题严格控制,这样才能打造出精品工程。以下就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素
引言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作为一项基本核心内容,在实际管理质量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向科学化、合理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升级与优化施工设备性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规范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提升施工质量、组织管理施工人员等均为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另外,还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等。但在目前阶段,实际建筑施工期间容易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需要加强重视,并拟定相关处理方案。鉴于此,在本文中深入研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决策性建议,旨在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质量,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有力保障。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意义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信誉和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用户安全使用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科学的态度、先进的技术、严格的把关、精心的管理来确保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
2.1选取建筑材料
在正式开启建筑工程项目中,往往会首先对建筑材料进行筛选。在施工之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会比较所有施工原材料。例如,市场调查。将建筑材料市场上将所有不同品牌产品的优劣势陈列出来并进行综合评判后做出最终决定。但在原材料选取期间,不仅要对质量问题进行充分考虑,还需对材料便利程度、公益性、性价比等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在完成材料的选取之后,严格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与使用标准,对使用环节的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材料使用量、温度、配比等。同时,施工人员不得偷工减料。
2.2应用施工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常用大型施工设备,在使用期间必须要严格遵照有关操作准则与规范制度。首先,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对设备的使用方法、施工设备各项性能以及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熟知并掌握。此外,还应当配备专门施工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有关管理。在暂停使用时,严格看守好施工设备,且定期加强维护,一旦发现设备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维护。
2.3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
高素质的项目领导者、技术人员可为施工项目提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性建议。在施工全程中,项目领导者应当时刻把握大局,注重集体利益,合理管理与配置施工人员,并对施工原材料、设备、成本进行有效分配。因此,这就需要项目领带者具备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将发展眼光放长远。一方面需要树立领导风范,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高道德素养。另外,技术人员整体素养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在施工中,技术人员作为实施操作者,能够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优劣。换言之,合理建筑工程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撑。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往往会参与制定与指导执行施工方案。
2.4环境因素
这里所指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自然环境对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即地理位置、天气状况、水文条件等,而环境因素作为客观存在因素,在建筑施工中难以进行避免与控制。例如,遇到下雨天则对室外正常施工造成阻碍。而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到社会氛围。社会氛围指的是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均会对周围居民带来一定困扰与伤害。
3加强管理与控制建筑工程质量
3.1人员要素的管理
首先,需要做好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对现场情况及设计要求深入了解,进而合理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其次,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好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这样才能减少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最后,监管人员需要发挥作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始终尽职尽责,同时保证各类专业从业人员都要持证上岗。原材料质量能够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只有选取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进程顺利如期竣工。在监管施工工程质量中不仅要抓全面还要抓重点,这样才能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因此,有必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①推广应用新技术;②加强施工项目经营管理,全面展开质量管理工作。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应当对施工现场做好相关监管工作。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准则规范办事,杜绝违法乱纪,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的目的。
3.2材料要素的管理
在采购材料环节,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采购,材料的规格、性能、尺寸都要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质检人员要对进场建筑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在材料使用之前对材料进行抽检,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进场后,需要在库房进行分门别类地放置,要保证库房环境,避免出现材料弯曲、受潮、腐蚀、暴晒、生锈。以冲(钻)孔灌注桩施工为例,砂石、水泥的配比、外加剂的用量、钢筋的质量、用水量的大小都会对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材料严格把控。
3.3机械要素的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所选用的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以莲浦03地块商业店面静压桩为例,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用桩基型号,对工程质量成败十分关键。
3.4施工方法的管理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诸多先进的施工方法得到利用。同时在科学的管理下,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施工环节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而便于施工人员熟练利用施工方法。部分施工项目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把握好施工环节,做好质量验收工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3.5环境要素的管理
在绿色施工理念下,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环境污染。比如不随意处理危险废物、不发生油污染、不随意损坏绿化等情况,做好场地布置,认真清理,现场实行分片制,利用先进的技术减少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等污染,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以冲(钻)孔灌注桩施工为例,泥浆排放一直是个问题,莲浦04地块采用泥浆池集中处理,废泥浆由槽灌车外运至指定场所排放。
3.6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建筑材料是施工项目各个环节中的重要基础,在施工之前主要是严格监管好建筑原材料质量。鉴于此,禁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在采购过程中严格管理与监督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例如,经过介入相关第三方监管机构,专门检测建筑材料的购买与运送流的工程流程。同时,还可在专门的检验机构做进一步的验证。一旦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给予及时处理。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做好人员要素的管理,材料要素的管理,机械要素的管理,施工方法的管理和环境要素的管理,才能让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青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研究[J].山西建筑,2018.
[2]王保锋.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258.
[3]张桓瑞.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9):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