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成效。方法:挑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运用双盲法把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就两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就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转变状况更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向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较好转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阻肺;老年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能量代谢发生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患者群体为老年人[1]。在治疗老年慢阻肺患者时,给予良好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成效,挑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入选条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慢阻肺;患者知情。排除标准:有心肺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63-80岁,平均(71.5±3.4)岁;病程2-14年,平均(8.1±2.9)年。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65-74岁,平均(69.5±3.1) 岁;病程2-13年,平均(7.5±1.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依据这一组报告资料,执行治疗方案,监测病情进展情况,给予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进食。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1)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在向慢阻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适时向患者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向患者介绍慢性阻塞肺疾病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病情进展,并发症等,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完整的认识,也让患者更为清楚自身的病况,与此同时,在开展健康教育当中,还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而避免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诸多危险因素。
(2)心理疏导。慢阻肺老年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在这较长的治疗周期中,患者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实际要求。
(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医嘱给患者用药,用药前要对医嘱进行仔细核对,有无笔误的情况,严格遵循三查八对原则,用药当中细致核查药物保质期、使用剂量等。待患者服药之后,方能离开,确保患者按时服药,防止不按剂量服药、不服药的现象产生。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建议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坚硬、容易产气的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增补维生素,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均衡摄入营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向患者说明科学饮食的重要作用,促使患者认真落实饮食计划,从而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提高生活品质。
(5)运动指导。依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锻炼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参加适量运动,比如:老年太极拳、散步等,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御力。
1.3 观察指标[2]
选择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从以下维度展开评定:躯体状况、社会能力、物质生活水平、心理状况,分为30个项目,分值0-3分,整个量表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说明生活品质更好。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当中获得的整个数据选择SPSS19.0进行分析,数据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明确以(x±s)形式来呈现计量资料,并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则安排百分率来表述,实施X2检验,在P<0.05代表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品质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生活品质评分数值较为近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品质都得到很大转变,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品质更佳(P<0.05)。表1。
.png)
现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如此以来人们就有可能更多接触到污染源,再加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日益上升,同时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就更容易被污染源所侵袭,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当中,老年患者占居很大比例。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特点是不完全可逆气流被制约,老年群体为主要患病人群,临床认为引发慢阻肺同抽烟,α1-抗胰蛋白酶不足有着一定关联性,慢阻肺的主要表征是长时间频繁咳嗽,胸闷、喘息等,伴着病情演变,患者就是会慢慢有咯血、咯血痰等的现象,一些患者还会产生呼吸衰竭的情况[3-4]。
护理干预强调围绕患者的生活方式与习性开展护理干预,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向患者实施护理时,把有效护理措施落实到整个护理流程当中,使护理服务更为规范,更为优化,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5]。在护理当中,护理人员应当详细跟踪患者的平常情况,定期观察患者入院后各项检查的结果,若有病情变化,要马上通知医生,这样就可较好防止无目的护理服务,遵循护理计划,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而使患者的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次研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品质更佳(P<0.05)。据此可以得出:护理模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就慢阻肺患者而言,良好护理远胜于具体治疗,它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品质,推动老年患者养成科学生活习惯。
归纳此次实验,发现: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开展良好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生活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利于转变预后,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卢彦.慢阻肺老年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7):201.
[2]李燕,李名霞.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63-364.
[3]潘银霞.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22):21-22.
[4]曾小燕.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0):37-39.
[5]姜黎明.老年慢阻肺患者行优质护理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智慧健康,2019,5(2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