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直接决定了企业施工工作整体的经济效益,所以各个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都需要充分的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就是对于工程做出预算,相关单位可以经过预算工作来全面掌控项目工程的全部经济支出情况,避免施工方案内设置了没必要的资金投入项目而导致经济浪费,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将对于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施工预算在成本控制的时候存在的潜在价值和具体使用方法。
关键词:施工预算;工程成本控制;潜在价值;建筑工程
一、当前建筑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一)在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的运行中没有足够的激励
首先,一些建筑在落实有关的奖励举措时,其运用的方法不够合理,由于并没有对有关的奖励体制进行完善,导致实施过程中,难以达到合理、合法和科学等要求,因此该体制在落实过程缺少原则与公正性,难以提升成本控制与预算的质量;再者,缺少物质奖励。即在详细的奖励活动中,应当深入调查员工的实际状况,对现实中员工的需要有所把握,针对不同员工对于担任有关职务的渴求、精神安慰以及物质需求进行区分,杜绝象征性的奖励,这样的奖励既无法促使员工热情工作,又不能使员工的现实需求得到满足,最终导致在建筑的运作中员工不能充分为建筑效力。
(二)预算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在建筑的运营系统中,依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的核心问题即各层级的建筑管理者无法从根本上把握预算,这致使有关的管理者无法高效、正确地完成预算编制,无法联系建筑的发展情况落实相关举措,导致建筑的管理始终流于表面。不够细化的预算管理,最终造成建筑的相关管理受到了阻碍。
(三)没有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
建筑着重点定位出现偏误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建筑在预算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即追求便捷简易和容易落实的预算手段,当研究停留在传统意义中增量与减量两方面时,以此为预算的编制形式将导致个别部门出现资源浪费、资源利用率低和分配失衡的情况。除此以外,公司战略和预算的脱节、预算和成本控制的脱节、评价结果和奖惩的脱节等问题,使建筑的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在落实上受到了严重阻碍。
(四)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运行中缺少相应的目标
所有建筑在落实或发展某项具体项目或工作时,都应当提前制定完善、确切的工作目标,为建筑员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对于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可是,一些建筑在发展中并没有制定高效、明确的目标,这对建筑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其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将更好的态势呈现出来。非但这样,在该情况下,公司内部的基层员工将逐渐丧失其工作热情,最终阻碍了建筑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建筑在发展中所设置的奖惩制度也将形同虚设,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最终,从整体上来看,建筑的发展将面临极大的危机。建筑中成本控制与战略规划衔接不良的情况将增加建筑成本管理的难度,所以,建筑在编制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方法时应当对不足之处进行规避,以免在初步发展时期出现预算管理和建筑长期发展战略与成本控制无法衔接等情况。
二、建筑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改善激励制度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预算管理方面,应当从根本上考量人才标准,进而完成人才引进的工作。
对人才标准进行合理的把握,不但要关注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关注学历,不能仅仅考虑一个方面。要使源头人才的质量得到保证,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才招募准则;再者,应当定期的培训当前的员工,使他们定时参加外部学习。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确保人才可以了解最新的方法与知识。特别是针对预算管理工作者,以及有关其知识层次的专业。应当通过持续地培训与学习提升员工的知识接受水平与学习水平、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并开拓其眼界。与此同时,在建筑的成本控制中应当持续更新奖惩体制,应当适时地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表扬来鼓励表现出色的员工,以使员工激情饱满地投入到工作者中。同时可以提升员工对建筑的归属感,应当批评教育部分态度消极的员工,如果员工不能及时改进,为了确保团队的品质,应当辞退这类员工。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系统。
(二)强化对建筑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是组织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在发展运营的实际过程中,应当依据其现实中的发展水平将其应用在组织、预算管理、落实和完善机构等工作中。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当将实际工作中的责任有效、合理地分配给构建预算管理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具体的划分其中的制定方案、落实执行和分析评价等工作,并在各个部门中将其进行落实,以此来明确建筑中的责任者;再者,有关的管理者和制定者在落实时应当关注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效应,当制定考察建筑内部实际情况的前期系统时,应当采用多样化的预算编制方法,如滚动预算、作业基础运算和弹性预算等,以此使建筑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得到强化与提升。最后,在对具体的预算编排工作进行落实时,应当对其中的预算平衡问题进行严格把关,也就是建筑运营时总预算和分预算、实际收益与指标、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平衡问题。
(三)提升建筑的成本控制体系设计方案
其一,对成本控制工作所贯彻的根本原则应当加以明确,也就是公平性、可控性、分级评价性和时效性等。其中,可控性即在应用该体系时,可以科学、合理地实现有关指标,使建筑内部的运行状况可以得到客观的管理与审视;时效性指在实施成本控制系统时,可以在极大的水平上高效、及时地完成有关考评,同时可以快速完成奖惩工作,该方式既能够确保成本控制系统的效果,还可以在极大水平上使建筑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分级评价性,实施分级评价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最大水平上分化有关责任,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建筑应当对责任进行合理的分化,在具体的部门和个人身上落实责任,这可以使建筑整体的工作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公平性,建筑运行时其核心执行准则即公平,员工的工作态度很大水平上取决于执行效果的公平性,在建筑日后的发展中它也产生着关键的影响。所以,建筑在实施成本控制工作时,应当培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信心,要对执行力的公平原则予以足够重视。在具体落实时,建筑应当从整体上对体系进行把握,使其管理形式可以在内部管理、客户和财务等方面有所优化。在实施上述举措的同时,还应当在此工程中建立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形式,以此确保考核工作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
结束语:
建筑没有真正落实建筑预算管理体制与成本控制体系,因此经常被财务危机、开支超额等问题所困扰。以此作为基础,相关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于施工预算进行的关注力度,从以上方面入手,不断的提高预算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以及预算结果的精准度。为成本控制工作的进步提供坚实的后盾和基础,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持续、高质量的开展做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永芝.浅谈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预算与控制[J].砖瓦世界,2019,(22):184.
[2]宋化兴.分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大科技,2019,(32):211-212.
[3]刘芬.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与控制研究[J].砖瓦世界,2019,(22):160.
[4]何茜.施工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价值[J].魅力中国,2019,(31):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