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石勇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我国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我国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当中,由于社会活动的需要,土地资源的需求更是供不应求,单单地面空间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地下空间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扩大城市的空间。只不过对于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高于地面建设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因此会给施工增加不少的难度。本文主要对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安全;对策;地下工程建设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日益加快,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虽然使得城市变得更加繁华,但却也导致土地资源更加紧张,而仅仅只是地面的土地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城市需求,因此对于地下空间资源的需求大大提高[1]。不少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以及地下超市等地下工程陆续产生,这对于城市的拥挤情况产生了不小的缓解效果。只不过地下工程具有较大的规模,且其施工周期往往较长,另外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使得地下工程建设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地下工程建设,需要对其完全问题进行充分考量,想出相应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一、地下工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作为世界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对于地下交通轨道的发展十分迅速,已居于世界首位[2]。只不过由于我国对于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理论与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成熟性,这就使得我国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的问题屡见不鲜,为了解决城市环境的相关拥堵问题,不少城市都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现阶段,不仅有着四通八达的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场所也是比比皆是。另外,为了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得以缩短,也建设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我国对于地下隧道的建设已居于世界前沿。虽然地下土地资源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空间,但地下工程建设的施工周期往往较长,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技术,另外复杂的地下环境也会给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更多的风险因素;不仅如此,地下资源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对于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一些地下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3]。所以,对于地下工程建设,应当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相关管理,从而使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得以降低。
二、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问题探讨
(一)存在不合理的工程安全风险责任管理
          对于我国的工程合同管理,主要是由施工方来承担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责任[4]。相较于地面工程,地下工程具有更长的施工周期,而且由于地下形势较为复杂,存在着较多的不可预见风险,这就使得难以对工程整体进行有效的掌握。对于地下工程的风险,并不全是由施工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具有多面性,所以对于所有的安全风险责任由施工方承担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有时对于勘察设计等的失误只有在进行施工时才会有所体现。除此之外,一些地下工程建设,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使得成本能够得到尽可能的节省,对于已经发生的征兆仍继续进行施工,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的补救,这就导致了地下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北京地铁10号线京广桥事故就是由于施工方为节约经费而为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所致。因此对于工程安全风险责任管理,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对于规范性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对于地下工程建设,我国发布了《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以及《地铁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风险控制导则》等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强制性法规体系,也就是说并没有明确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5]。

除此之外,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就使得存有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导致无法有效保证我国地下工程问题。
(三)信息化安全风险管理平台有待提高
          目前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性,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利用还能够使得安全风险的管理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更具有科学性,使得工程各项责任的管理得到显著增强。但是和其他建设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率相比,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处于一个较为滞后的水平,对于新型的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平台还存在较为缺乏的状态。
三、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问题对策探讨
(一)对风险管理和预警系统进行建立
          对于地下工程建设,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能够使得工程管理数据库得以建立,从而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风险评估以及监测起到加强的效果,从而使得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得到实时的保证。另一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进行提高加强,使得地下工程施工的远程安全检测系统得以建立,能够通过监测系统传感器对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以及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工程总部能够对工程的施工状态进行有效的掌握,使得管理与监督更加的方便。除此之外,双方的沟通以及反馈的及时性也应当得到有效的加强,这样能够使得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二)对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研究进行加强
          对于地下工程建设,想要预防工程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预测进行有效的加强,通过研究防治技术,从而对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遏制效果,而通过分析风险造成的机理,能够全面的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提供出科学的解决依据来应对相关的地下工程风险,也就能够有效的对各种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地下工程建设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产生的风险也是来自各方面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对安全风险的防止技术进行全面的探索,减少、避免地下工程建设中出现安全问题。
(三)对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的相关法规进行加强
          对于地下工程建设,要想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得到尽可能的遏制,就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导进行充分完善。由于我国的地下工程建设处于一个发展迅猛的阶段,因此不少法规和指导标准都达不到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对完善的法规以及指导标准进行全面的制定。相较于我国,欧美不少发达国家对于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已经有着较为全面、成熟的体系与成果,对此,我国可以充分吸取国外的成熟经验,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对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从而使得我国的地下工程管理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进而使得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显著的降低。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于地下工程的发展异常迅速,虽然有效了缓解我国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的情况,但也导致了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使得地下工程建设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对此,我国应当予以重视,汲取国外优秀的成果,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政策,并加强对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防控技术的研究,从而降低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是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利明.复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4):245,247.
[2]陈向红,张乐,臧建军, 等.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安全信息化技术及发展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6):91-94.
[3]杨连才.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9,17(1):87,89.
[4]李金鹏.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J].消费导刊,2018(13):24.
[5]宋健,张磊.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