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建筑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任何细节问题如果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质量安全事故,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为此,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每项工作已经完成,严格按照建设的每一步技术设计,最大化的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将就当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策略,希望能为工程企业日后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质量控制;策略
1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质量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进程的质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本身的存在价值,在建筑施工中两者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显得极为重要,从基本问题入手,全面把关控制,结合当今先进的施工经验,不断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等管理制度,定时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其管理能力,采用全新技术手段革除老旧施工方式中的安全隐患,全方位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人们的生命、财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唤醒建筑业的发展潜能,促使建筑业更加蓬勃发展。
2加强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为了有效加强建筑施工质量,做好建设前的准备工作极为重要,是进行一切建设行为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无法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序,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准备工作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1)科学合理编制施工预案,综合考量建设方和施工方的意见,同时借鉴同类建筑的建设经验,注意其出现的施工问题,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引导,从而有效从容应对施工过程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尤其要对建筑材料、施工工序搭接、复杂施工工艺重点考虑;(2)引进信息技术,合理科学引导工程进程,控制施工质量,利用BIM 技术的综合性、可视化、模拟度高的特点,有效控制各项复杂施工工序,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对整体建筑的了解;(3)加强对施工中的多项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合理配置各项施工资源。系统分配参与施工的人力和物力把握以下几点:①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及设计规划,最大程度的保证材料使用的精确性,在保证供应的充足基础上,提高建筑施工的综合效益;②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决定是否增加计时工的引入;③合理管理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出现超负荷状态;④在特殊季节还需要考虑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做好应对工作。
2.2 加强工程材料管理
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保障,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综合形象与质量效果。几年前因施工材料的强度不足、使用材料的数量不够导致的大型事故仍历历在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务必强化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管,从而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同时,施工单位应选择素质较高的材料采购人员,及时了解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选择产品质量较好、社会信誉度较高的供货商,严格控制好入场材料的质量,杜绝假冒劣质产品进入到施工过程中。
2.3 加强监管机制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和控制作业质量,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施工质量能够有效实施。建设施工的监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任务,也是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关注的问题。施工单位去完善工程的质量管理机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有效落实工程质量的管理责任,施工责任要落实到人。单位的领导要将施工要求层层公布,每一层的管理者要对自身所担负的施工任务负责。监理单位严格监管工程质量,完善监管工作,有效合理监督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合同制度进行监督与验收工作。同时,政府作为建筑质量法律法规的制定者,需要严格审核建筑企业的各种资质与合同,以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能形成一个整体,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方针。
2.4创新管理工作方法
为了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从整体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新型管理现场管理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管理方案,合理分配现场管理人员,从管理制度入手,保证各项工程的正常运转,端正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问题落实到个人。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做到施工技术人员与专业岗位人员持证上岗,保证参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的专业性。加强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对工程质量把控的参与意识,特别是第三方机构对工程进行的质量评估,从而确保此项工作可以有效预判工程中的风险,有针对性的采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约束方案。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要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全面加强工技术配置工作,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汇总工程信息,从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达到科学化、专业化、具体化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5 保证各项资料的完整性,广泛交流施工经验
保证准备工作的全面性和翔实性,为后期的建筑施工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意见。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既包括作业人员的考核,也包括对项目各项资料的准备。对于作业人员来说,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提前到施工现场熟悉环境,了解施工概况。对于项目工程资料来说,应保证各项建筑资质准备齐全,保证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设计科学合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对于质量要求是日益提高的,因此建筑方应该针对每一个项目的内部组织进行参观和考察。当然,对于质量管理系统的运作而言,要不断学习环境管理体系的经验,通过对其他项目部门相关资料的参考,通过先进施工经验的借鉴,来对质量管理系统的运作提供稳定的保障。另外,企业内部还应当加强沟通和交流,各个部门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杜绝质量隐患。
2.6 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用到大量施工人员,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具体来说,应选择综合资质较高的施工团队,注重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等的考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使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完成施工工作。
现代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加大了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力度,对新时代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参与施工的建设人员的施工水平有限,致使实际施工中出现诸多质量问题,这主要是施工人员多为务农的农民工,一方面自身文化水平低,全凭自身经验以及现场师傅的带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则是其进入施工现场后也没有经过正经的理论培训工作,欠缺先进的施工技术。工程项目中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制定科学化的施工方案,导致了如今建筑施工的效率不高。除此之外,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亦是极为匮乏,导致大量机械设备只能作为摆设。故如何增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专业素养,是建筑项目管理人员无法避免的技术难题。以上情况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此才能全面把握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科学合理的分配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促进企业的经济收益。
3结论
现在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备受重视,然而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施工期间的质量把控和施工管理,不仅仅关乎企业的声誉,更是直接影响居住人员的生命安全,如何高质量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实现科学合理化把握施工进程,在尽可能节约企业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不断加强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当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力度入手,确保工程项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从而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逐步推进整个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这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过去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需求,所以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工程管理的监管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越来越成为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重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8):186-186.
[2]胡金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分析[J].城市建筑,2016(32):102-102.
[3]王补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3Z):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