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投入对城市环境的重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重视,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建设。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园林和城市建设相互结合,园林设计是园林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就园林设计对城市的景观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景观;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标准。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应当重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把园林设计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园林城市并将园林设计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城市景观存在的问题
城市在进行景观的规划建设前需要考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对于设计师来说就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把生态环境作为底线,既要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可以达到群众审美的标准。近年来,我国城市景观规划逐渐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人们重视起来。创新性一直是城市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一些城市中的景观设计存在着雷同的情况,既缺乏个性也阻碍了自己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缺乏创新的城市景观设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占用了公共场所,许多土地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如果把有限的土地用来开发房地产就会影响当地城市的景观建设。一些城市景观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建成之后出现损坏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闲娱乐活动,也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发展。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针对城市景观规划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使得一些城市的景观规划达不到预期的成效,这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规划的整体性,不利于园林城市的建设。园林设计需要很多对口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资源短缺,由于这一行业长期缺乏创新性,一些园林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仍然与国外先进的水平
相脱节,而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严重不成比例,不健全的教育管理和认证体系也是影响园林设计的重要原因。
2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生物的 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 内容之一 ,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 多样性的生态基础 上。动物 和微生物无不藉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 、空气 、土壤等主要的生态因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 ,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 。因此 ,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 自然 资源 ,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 了的 自然资源进行补偿 ,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 系统 ,保证城市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 ,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因此 ,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的手段 ,也是创造不 同生态环境的手段 。平地只是一种环境 ,坡谷是另一种环境 。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创造 阴、阳 、向、背 ,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现干湿的差别。湿生 、沼生 、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这样生物的多样性才得落到实处。植物景观并不是单纯种植物 。植物是毛 ,地形是皮 ,皮之不存 ,毛将何以附焉 ?如前所述 ,城市景观可
概括 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其多样性的统一,总的来讲 ,是把人工建筑 、街道融会到 自然环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 .绝不是空想 ,它是发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3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原则
3.1 多样性原则
对于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多样性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对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多样性的描述;另一方面是对垂直空间层面差异产生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进行描述。
园林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多样化的景观不能够千篇一律地引用同一个模板,通过实地考察设计有当地特色的园林。
3.2 综合性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带来的影响因素,它把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园林设计应用到城市景观规划当中,不仅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运用,还需要考虑当地的群众需求。
3.3 整体性原则
城市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集合,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将园林设计应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把各因素当成一个共同体来看待。
3.4 个性化原则
各地的景观都承载着不同的差异性,将园林设计融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就需要把这种地域环境上的差异性作为本地区个性化发展的载体。利用好本地区的环境差异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景观,还可以将这种结构和功能上的独特性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之中。
3.5 遗留地保护原则
一些有地区特色和自身特点的植物素材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城市自然遗留地中许多有价值的景观植物如果进行慎重的保护不仅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贯彻科学的
发展观。
4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
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与城市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生态的健康发展。园林设计指的是园林的筹划策略,人们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使园林整体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性,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将城市景观规划提升到一个科学的高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1 加强景观建设,提高城市绿化率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正在逐渐减少,目前加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绿色植被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还可以吸附尘埃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城市噪音,提高城市空气湿度,部分绿色植被还具有观赏性的功能。扩大室外绿地建设规模,增加对城市公园的筹建力度,提高绿植覆盖率对城市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4.2 合理布置植被,加强保护措施
城市景观规划工作需要考虑当地的地质特征、建筑功能和景观需求,进行绿植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的地方特色,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植被和地貌需要采取保护措施进行保护,尽量减少人力破坏。在布置植被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的整体风格进行设计和规划,对待不同性质的用地也要进行不同的植被覆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一些城乡结合地区的植被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在一些城市近郊,大量的建筑占用了绿地不利于城市周边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经济开发力度在加大的同时也促使环境破坏的速度加快,这就需要当地政府进行生态环境的研究与保护,使自然环境尽量维持原貌,减轻对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
结语
将园林设计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之中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增强城市景观的美感,为居民提供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城市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增加绿地的面积,提升绿色植被覆盖率,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
量,创造一个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园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等方式贯彻园林技术和城市景观规划相结合的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策划促进园林技术在城
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从而使城市的景观规划水平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立欣.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之我见[J].中国农业信息,2013(7).
[2]吕兴斌.城市生活中的低碳园林规划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7).
[3]何健雄.探讨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以赫章县中心城区综合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广东科技,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