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杨光明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杨光明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设工程领域中存在诸多风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设工程领域中存在诸多风险。特别是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尤为突出,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加以规避。所有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研究工程经济学,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经济效率最大化。然而,盲目地进行风险控制往往会事倍功半,极易增加建造成本,甚至导致项目搁浅。为了进一步减轻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企业需要准确地识别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控制风险。基于此,对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问题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工程管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改善、地区基础硬件设施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新时代,工程经济管理理念需要破除旧制度、旧理念的弊端,化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升工程经济管理的效率。
1工程经济管理风险
        1.1工程设计风险
        工程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方案深度不够、设计变更项目增加、后期优化不足等因素,例如,有的设计单位为了竞标得胜,通常会采取保守策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精简设计方案,降低了方案的可行性,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融资额加大,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在运营期间,还会进一步增加折旧额、维修成本等单位固定成本,达到不可控的局面,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大。
        1.2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的案例,主要表现为打破市场价格规律,无视材料价格上涨、施工环保要求逐步提高等风险,降低自身成本报价标准,给出低于其他投标者的价格,从而达到中标的目的。这会扰乱招投标市场秩序,从而使工程经济管理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1]。短时期看,项目虽然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中标,但后期这些企业会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安全生产投入、使用低标准材料、降低现场施工标准,使工程项目存在安全质量风险隐患。此外,在招投标过程中还会面临业主资信情况、项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合同条款的公平性等风险。
        1.3合同签订风险
        工程招投标结束后,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然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往往潜藏较大的风险。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测风险。务必在合同中标注清楚主要负责方应承担的责任。如:当工程价格在施工中发生变化时,只要在约定范围内,材料单价应保持不变。二是合同风险。如:因第三方介入,致使工程延期,带来的经济损失应由承包方进行承担,等同于风险转移。三是双方签订合同的条款单一、不明确、遗漏引发的风险。如:在合同中,暂列金额无法覆盖实际增加、遗漏实施项目的费用,或者部分业主对自身的风险转移意识不足,增加业主单位的支付义务,增加了合同管理风险。
2工程经济管理中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工程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工程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经济管理中权责规定的制度不完善。施工企业一线施工人员往往专业技能不高,而且工人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不够重视管理规定,导致项目质量存在缺陷,不能一次性通过验收,最终使工程延期。其次,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材料设备招标采购、劳务分包管理等多方的利益主体,因为缺乏明确的权责规定制度,当工程出现问题和风险时,很难根据完善的制度规定,明确其责任主体,所以各方才有机会互相推诿扯皮,给整个工程项目造成经济损失。
        2.2管理不系统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所采取的模式不够系统,缺乏合理、完善的体系。

对于整体施工项目中每个环节的成本消耗缺少精准预算,所以管控起来十分困哪,而且对于各施工环节的负责人缺乏具体、有效地沟通和管控,属于粗放型管理。每一个环节消耗一部分资金,积少成多就会对整体的工程盈利早场巨大影响。
        2.3技术不先进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活动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施工企业采用的经济管理技术都无法适应这样的经济活动节奏,导致发生的经济管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如果不能够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不能够结合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引进更先进的经济管理技术,那么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管理风险就会增加,导致企业直接的经济损失
3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优化措施
        3.1工程管理进度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通常难以进行掌控。因为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相关管理工作者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把握时,必须将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率进行结合,根据其目前的施工效率对施工进度进行活性把控,掌握施工效率及具体施工进展,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效用。首先将建筑工程的进展进行统一,在工程的初始阶段对建设进度做到掌控,使之后的动态跟进原则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保证后续工程进行的连贯性与完整性,让每个施工环节链接的更为紧凑,提高工程进展的效率水平。在动态把控施工环节的过程当中,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帮助动态把控的每个环节可以更有效率的实施,从施工质量上加强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培养建设高质量的管理团队,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将相关工程的管理实施做到标准化建设。
        3.2完善经济管理体系
        在建设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将经济管理部门单独独立出来,同时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建立一个施工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帮助工程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促进工程的发展。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不规范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制止,并且设置专门的处理部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想更好地发展要有相关的制度进行参考,从而更好地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第三,在采购商品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需要大规模的商品,因此,在当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扩大单位配送的范围,形成规模化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缩减采购物资过程中耗费的成本,从而保证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3.3强化合同内容管理
        为了避免合同签订带来的风险,需要施工方在合同签订环节之前,对于该项目的施工材料、各环节施工队进出场时间和相应的工程成本进行预算,对合同内条款进行严格核对,避免合同内容的缺失或者条款不明引发的经济风险。另外施工企业不应该急于签订合同,需要专业人士对施工项目的具体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采集和整理,并制定完整、详细的施工计划。另外对于不同施工项目所在地,施工方应该提前进行材料和设备价格的成本浮动预算,对于材料的价格预算中还需要明确运输费用和运送周期,以免在开工后由于运输问题导致无法正常施工。
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工程经济管理的企业和工作人员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了解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借助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通过制度的完善、技术的运用,从而规避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收益,由此,工程建设单位也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管市场形势如何变化,最终都能以质量和效率取胜。
参考文献
[1]陈潇伟.试论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08):50.
[2]王明月.《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建筑学报,2020(02):127.
[3]王立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居舍,2020(01):158.
[4]李亚娟.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9(21):24-25.
[5]陈娟.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分析及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9(02):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