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建筑企业为争夺市场资源,选择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工程施工期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稳步增长。同时,通过加大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宣传力度,构建高素质施工队伍,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实现建筑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我国的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这些因素导致市场对建筑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多建筑行业的角逐也是一天比一天激烈。建筑行业虽然已存千年,但是有些管理体系与模式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落后的管理模式不能加快施工的进度。当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润,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大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建筑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这严重地阻碍了整个建筑企业的水平的提升。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得执牛耳,创立自己企业独有的风格,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的创新一定要跟上时代要求。建筑企业要根据本企业实情,对本企业进行贴合实际的创新,并且不断学习更新,以推动本企业建筑工程质量逐步提升。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正是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一部分建筑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在工程上过于追求速度,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是缺乏工程管理的意识。这部分负责人员片面地认为,工程管理就是简单的负责工程上的一些工作,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管理的方法相对来说也非常单调。而在工程管理中更多体现的是行政管理,使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来达到最终管理项目的目标,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1.2建筑企业管理主体与对象素质不高
建筑企业管理主体与对象素质整体不够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企业的领导为追求任务的迅速完成,经常不顾实际强制要求工人加班赶工作进度,罔顾建筑自身的规律,盲目追求任务完成,致使建筑完成之后的安全隐患增大。建筑人员的构成中,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并且不固定,难以进行稳定的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流动性大,这导致企业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难度加大。建筑企业出现使用不当、原料浪费的情况,跳出了相关管理人员的范围,都是管理层不当的结果。
1.3管理思维老旧,组织结构不太完善
当前,许多企业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的滞后。部分企业在管理思想上、管理办法上和管理效率上存在较多问题。由于管理思想的落后,导致管理方式缺乏现代化,进而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许多建设单位管理结构相对不够完善,造成了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目前,许多单位还没有成立单独的质量监管部门,通常是由其他部门监管,职责分配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之后无法追究责任,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这就造成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推进和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进而会导致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
1.2在管理理念上谋求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理念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来说,理念上的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想创新管理理念,就必须要挣脱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尽最大可能的在外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其次,在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具体的发展情况,积极地发现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以求达到最有效的创新。
2.2对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主体与对象结构进行创新
对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主体与对象结构进行创新,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建筑工程企业要按照不同专业能力、不同素养将不同的工作人员安排在其合适的岗位。建筑企业要引进具有新思维的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建筑行业要请这些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给企业原有的管理层人员上课,传授最新的管理理念,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一步如果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就会迅速的更新。建筑企业要抛弃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按照科学的施工规律对施工时间、施工规范进行合理的安排部署。再有,建筑企业要不定时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严格把控施工原材料的运用与建筑设备、机械,使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2.3从根本上创新管理思维,完善组织结构
施工管理企业要从根本上创新管理思维,完善组织结构,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经营的理念,创新企业发展思维,传统的管理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员工认识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工程效率是由一个企业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决定,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外界公司的接触和学习,不断的交流新的建筑理念和管理理念,学习其它建筑企业的优秀文化和理念。目前,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深度的挖掘数据平台的有效信息,挖掘工程设计相关信息,数据平台是一个共享平台,通过数据的提供,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相关问题,确保工程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整个工程建筑的效率。
2.4参与人员职业素质因素
建筑工程从立项到竣工,这一过程中需要各种职能的工作人员投入较长时间的精力共同协助完成这一工程项目。而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也是建筑工程参与建设的人员。工程各环节参与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比如,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图纸进行设计和动态优化。这一过程应该是持续的对工程图纸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调整其中一些不太完善的部分,不断优化图纸综合水平。再比如,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需要管理人员落实的具体的管理对象上。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管理模式的落实效果。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参与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成效。
2.5提高建筑工程统筹阶段的科学性
建筑工程招标和统筹阶段的科学性是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提前提。因此,从建筑工程立项以后,就应该采用更加科学完善的成本预算方法确定工程整体建设目标成本。然后以该目标成本为中心,进一步确定工程项目施工规模、施工进度等要求。并综合考虑各个竞标单位的综合实力,择优选择承建单位。同时要更加重视工程图纸设计环节的工作质量。工程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设计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以往的工程项目建筑分析模型进行优化完善,根据以往造价预测模型设计和建设实际情况打造新的工程造价预测性目标函数模型,应用先进的评估方法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控制。这种预算评估方法有效应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拥有大量的工作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确保工程稳定建设的同时节省整个工程的施工消耗。随着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加深,物联网技术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作用日益扩大和凸显,在物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实现了整个工程智能化建设发展。同时,借助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强化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和造价核算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效益。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强化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借助这一技术形式不断创新优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李佳骏.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35.
[2]韩宏伟.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12):324-325.
[3]王维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235-236.
[4]张艺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22.
[5]沈海波,易纯勇,扶明举.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