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园林施工项目日益增多。文章主要通过对园林绿化种植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管理措施,以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水平,加强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工作,保障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推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园林建设环境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技术管理
引言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当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住宅楼、学校、市政单位等都有绿化工程的身影,而这也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建设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虽然现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国家节约资源的背景下,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和养护技术还有待提高。
1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园林绿化工作中的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是园林绿化的基础,提升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技术是提高园林绿化社会效应和服务水平的保障。植物种植技术是通过选择优质的树苗,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条件,进一步提高植物的质量和数量。植物的养护技术主要是对幼苗进行深层的养护,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病害虫污染的现象,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2园林绿化中常见种植绿色植物种类
在我国现有的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种植种类大致可以分为3类:花卉类、灌木乔木类及绿篱,而这些植物在绿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比如说花卉类,可大致分为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两种,草本花卉多采用芍药、红绿草等,而木本花卉多采用杏花,这两类花卉主要在园林绿化中以美化环境为主,来改变城市整体的视觉环境,以多彩绚烂的鲜花在道路两旁为城市绿化增添活力,而花卉开放的时间跟周期也可以通过人工干预,进而达到四季有花的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更换鲜花的频率。灌木类乔木多采用易成活且成本低的植物,可净化汽车尾气还可美化环境,且生存能力较强,后期养护也相对容易。而绿篱植物多为圆柏及大小黄叶,此类植物生存适应性极强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河堤等地方,在园林绿化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园林种植的注意事项
3.1植被的选择
园林种植中植被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天气、水质以及土壤选择植被,特别是在城市中种植面积的局限性,要求在选择植被时要选择适合的植被种植在适宜的土壤中,使植物发挥最大的效果。我国园林绿化一般会选择花卉、绿篱、乔木以及灌木四种植被。乔木属于体积较大的植被,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种植面积以及乔木长成之后的占用面积和养护修剪问题。
灌木则属于矮小的植被,需要面积较大的种植范围。而因为花卉是比较脆弱的植物,因此要尽量选择当季花期的花卉,并且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相呼应,发挥其最佳的装饰作用。而城市道路装饰一般是选择绿篱,这类植被可以帮助起到隔离道路的作用,又因其生长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点而被大量使用。
3.2选择土壤
水分和土壤都是园林绿化植被赖以生存的物质,不同种类的园林绿化植被,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前,一定要先分析和调查好当地的土壤性质。如土壤的酸碱程度和含水性等,在掌握这些基础上,再采取措施来满足园林绿化植被具体的土壤要求。土壤中缺少绿化植被生长的矿物质时,一定要选择含有较高的矿物质的肥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园林绿化植被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
3.3栽植技术
栽植技术就是对栽种植被人工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园林种植方面,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种植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植被的品种和种植程序,通过对植被和栽种技术的全面了解,需要技术人员掌握熟练的技能后才能参与到园林种植的工作中。
4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管理措施
4.1肥水管理
树苗等种植后要做好浇水和排水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树苗正常生长,增加成活率。在树苗快速生长时期,要保证树苗根部水分充足,尤其是干燥天气,如果不及时浇水,树苗很可能无法成活。在多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由于水分过多造成树苗死亡。小树应松土施液肥,大树根系发达,应在冠幅内部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一般施用按N、P、K比例配置的复合肥。
园林绿化植物水分管理的重点:幼树以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渍为原则;乔木高大,根深蒂固,水分影响较小,有天然雨水足矣;灌木矮小,根系短浅,需要防旱保湿才能健康生长。
4.2加强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十分有必要,是养护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病虫害防治应当将预防放在首位,而不是等到病虫害发生后再来进行治理。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植物类别在不同的季节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只有加强对各类植物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才能及时发现植物中可能出现病虫害的状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加以预防。可对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进行科学研究,找出其病虫害发生规律,据此来做出预警方案,科学预测预报病虫害。为避免病虫害大面积蔓延,必须予以有效控制,利用配置的药水来消灭病虫害,保障药水质量。例如,园林绿化植物中出现蚜虫虫害,可以利用敌敌畏,或是氧化乐果进行杀虫;若是出现蛾类虫害,则可以采用灯光来进行诱杀;若是螨类虫害,可以使用辛硫磷或是三氯杀螨醇乳油进行防治。
除了虫害之外,还需要防治园林绿化病害。常见病害一是白粉病:主要危害草坪、月季、芍药、杨树和杏树等苗木,防治此病害需要清除枯枝落叶,修剪除去病梢病叶,加强栽培管理,可科学使用氮肥,还可以利用药物来进行防治,用质量分数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二是锈病:主要危害海棠、玫瑰等苗木,防治措施是合理配置园林植物,避免与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可实施药物处理;三是叶枯病:主要危害菊花、桂花和大叶黄杨等苗木,为防治这一病害应当消除病株残体,及时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实施药剂处理,可于发病初期喷洒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3植物修剪技术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能够使其呈现出某些造型,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科学的修剪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能保证植物生长形态优美。修剪时间的选择、修剪造型等都是植物修剪中需要关注的。植物修剪期间需要综合植物生长习性、对光照的需求、植物生长速度以及植物景观的功能要求等,如樱花、白玉兰的愈合能力较弱,实际修剪中应避免频繁进行修剪。园林施工完成后的幼苗通常不用修剪,而植物成年并具备一定的形状后方可进行修剪。园林植物修剪中休眠期、生长期等不同时期采取的方法也存在不同,如休眠期可采取剪枝、截干等方法。
结语
城市园林化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有全盘的管护规划,做好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园林绿化效果,从而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鹏.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J].现代园艺,2014,5(16):201.
[2]高旭,赵帅.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120.
[3]夏存东,赵德朗,张兰兰.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研究[J].农技服务,2017(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