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林师诗
[导读] 从城市建设实际来说,现代风景园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从城市建设实际来说,现代风景园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能够塑造城市形象;加大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基于绿化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发展,朝向更加生态和自然的方向前进,未来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文中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
         1导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风景园林的研究已经突破模山范水、美学与艺术表达的束缚,转向综合考虑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其中包含土地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等工作。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盲目过快建设,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浮于表面的问题,具体表现:盲目模仿西方或大城市园林景观,采取与实际土壤、气候环境不相符的设计元素和园林植物,过度追求高要求和高品位等。
         2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广场建设盲目性大
         城市广场是一处集集会、休闲和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其建设面积一般根据城市等级来定:(特)大城市10hm2、一般城市3~5hm2、小城镇2~3hm2。但目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普遍存在盲目求大的问题,一些县城的广场面积甚至达到15~25hm2。据统计,我国662个城市和20000余个建制镇中,“形象广场”近两层。另外,我国城市广场建设还存在奢华且与地方实际严重脱离的现象,比如广场铺地的面层选择厚于30mm的花岗岩,而事实上,20~30mm的花岗岩足以满足广场的观赏与使用需求。
         2.2绿化模仿现象严重
         除建筑物外的用地都是景观园林用地,它是城市形象特征的最好体现。但在园林绿化中,一些城市存在盲目性,比如盲目移植大树或引入外地品种而忽略乡土植物,这种“模仿照搬、贪大求洋”的行为导致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千城一面”。例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普遍以种植草坪为时尚追求,并引入名贵草种,甚至为此砍伐茂密的树林,同时为了减少草坪维护成本,被迫将绿地列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禁区;随后一段时间,城市新建绿地又广泛种植秃头树,甚至将椰树种植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北方城市。
         3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发展策略
         3.1推崇创新与环保的结合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相应的,绿化面积在不断缩减。如何让有限的绿化面积,尽可能使人们感到舒适温馨,需要充分融入环保理念。例如,严格遵循“树木成群”“花草成片”的基本原则,让人们感受到原始森林的气息。注重花草树木明暗度及形态的搭配,从整体视觉上达到完美的效果。
         与之同时,为了延长景观园林的使用寿命,就需要重视设计的创新性。现代城市景观在表现形式和功能作用上与传统园林设计存在较大差异,重要原因就是更具创新性。中国人眼中的花草树木,不仅有形态与颜色之美,还蕴有意境。譬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禅意,仍延续在现代城市景观中,有别于西方景观。因此,要继承“天人合一”的基础准则,创新设计出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城市景观。
         3.2注重传统与历史的传承
         伴随世界多元化理念的发展,我们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承认国际文化,但是也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构建中,既要融入先进的外来文化,也要将我国富有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但要注重的是,历史文化传承并非死板引用,而是要实现适当的整合与重组,将历史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中,为园林景观增光添色,并且充分彰显出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基于此,风景园林的发展前景将会无限美好。
         3.3重视人文与地域的特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重点就是要将地区特征再现,既要彰显出地域特色,也要呈现出人文情怀。人文景观带给游客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独特情调。基于此,设计中重视以人为本。

还应该遵循地域性,结合当地地势条件、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综合当地文化。构建极具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这样才会使现代风景园林彰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4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4.1以自然为主体
         目前来说,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带动着园林设计理念的转变。早期的设计,主要是从自然界中提取原材料,结合设计要求和需求,改造自然环境。现在逐渐发生转变,将“人”看作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将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设计的主体,减少对环境的改造,充分利用环境的优势,比如地形优势,以及园林和周围环境存在的结构关系,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开展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适当的增加相应元素,进行天然装饰。在设计方案中,全面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避免造成环境破坏。
         4.2以生态为核心
         从自然环境的形成来说,经历了数十上百年,其土壤和植被等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生态环境。环境中的各个生态元素已经成为系统,具有复杂性和稳定性,设计风景园林时,若肆意改造环境,则会破坏生态系统,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原有景物的排斥,付出很大的生态代价。基于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要坚持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原则,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其的破坏,优化园林设计方案。
         4.3以地域为特性
         每个地域都具有独特性,其地形特征以及民风民俗等都存在着差异。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充分利用民俗特色,将其充分融入到园林设计方案中,能够增强本地域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同时突出园林的特色,给人新颖的感觉,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基于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要合理选择园林的建设位置,结合地形特点开展设计,同时结合人文特征,促使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相互融合,增强园林整体的文化内涵。
         4.4以场地为基础
         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逐渐朝向以场地为基础的方向发展。在开展设计前,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园林建设现场的勘察,了解建设地点的地势地貌情况,同时掌握周围的环境特点,保证园林整体设计风格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结合场地的基本特点,做好园林的合理规划。在选择园林植物以及花卉时,其形状和颜色要做好把控,要突出主题但不能和周围的主色调相悖,给人突兀感,进而产生视觉冲突。在设计时运用借景手法和隐喻手法等,保证园林和周围景观能够相互联系,做好视域空间的把控,将其纳入到设计范围,促使园林和地域性景观能够相互融合,促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
         4.5以空间为骨架
         设计的风景园林,其为整体空间,内部构建的小景观都是独立的小空间,各个小空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联系的构成是以园林内部共同的风格主线连接,使得各个空间能够相互渗透,同时具有特色。通常来说,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以地平线为主要边界,构建空间联合体,随着游客的深入,园林空间产生运动变化,即步移景换。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做好合理运用空间切换手法,保证空间变化的平稳性,实现平稳过渡,构成整体景观。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保理念越来越浓厚,而风景园林是重要的环保措施,因此,现今受到了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的现代风景园林繁荣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差距,并且在风景园林实际维护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为了大力发展风景园林,就需要做到推崇人文设计,重视人文与地域特征,注重历史传承,这样才能够推进我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一嘉.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19(2):73-74.
         [2]李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现代园艺,2018(22):74.
         [3]古智多.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2):121.
         [4]董哲.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风景园林绿化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2018(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