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难点探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耿玲玲
[导读]
         摘要: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相比于国外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想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就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满足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结合各种管理手段弥补缺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绿化工程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且本身具有大规模、变化快的特征,需要借鉴项目管理经验来明确施工难点。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施工技术;难点
         1导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人们不仅要求物质满足,更对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程应运而生,这一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因此,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至关重要。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2.1艺术性特点
         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根本目的是美化城市环境,使得居民的居住环境更舒心、更健康。在现代化城市中,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要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具有更美观、更优雅的设计。园林绿色工程的艺术特点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核心,既要求质量,也要求美观。
         2.1.2技术性特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在城市中建设富有自然气息和特点的建筑工程。所以,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涵盖了大量工程种类,需要采用大量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技术进行施工,如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绿化种植技术等。用超高的技术水平在城市中还原自然生态,使绿色园林工程更具有原生态性。
         2.1.3综合性特点。城市园林施工涉及建筑业、装修设计业、园林种植业和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的要求和特点,要求各个技术部门和施工部门紧密协调地完成园林施工工程,所以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特点。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遇到的问题
         3.1现场施工管理不够严格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不仅有基础的土建施工,还有植物栽种、假山水景、亭台走道等施工内容。保证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可以达到相关标准。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重视不足、意识不强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不科学。比如材料验收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移栽植物施工流程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2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够重视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因为养护工作的长期性、繁琐性和持续性特点,对养护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就会从多个角度来压缩施工成本。比如缩短养护周期等,导致园林绿化植物存活率降低,不能满足养护管理质量要求。
         3.3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的科学性有限
         园林绿化养护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部分养护单位没有开展科学规划的养护工作,严重阻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园林绿化管理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思想,日常养护效率非常的低。养护计划落后,无法为植物物种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法。目前,城市园林养护标准相对较低,实际的管理非常混乱,没有针对养护工作进行分析和改进,直接影响了园林绿化养护质量。领导层对于养护工作不够重视,相应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人员对于绿化园林的养护意识逐渐淡化,对于后续工作开展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3.4资金运用机制不完善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绿色城市、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资金大多运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后续养护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养护资金的监督机制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为生态环境改善作出更多的贡献。园林养护的资金消耗比较大,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提升,园林养护资金利用率低直接影响养护作业的有效性。

园林养护企业对于设备投入不足,对于养护工作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4城市绿化园林工程的技术控制
         4.1规划设计
         城市绿化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与自然生态型要求,同时结合城市具有的标志性元素,将城市风格以不同的特征来进行表现。因为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美学的体现,需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体现特点。建设园林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所以施工过程中的原则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作为设计者,应该考虑如何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特征,因地制宜地发挥文化的要求。以基础工程来说,土方工程在不同的地貌、地形下的模式也会有所差异,在实际施工期间,应保持相关工程的技术稳定性。例如置石在整体景观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效果,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当中也被作为一项关键构造而存在。此时需要考虑其形态与园林景观的整体适宜程度,避免造型过于生硬,使整个工程具有活力、生机。随着人们审美意识与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硬质景观、天然石材的应用也会更加频繁,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总体来看,园林工程的综合性要求较高,除了保障基本的绿化效果以外,还要考虑到布局、形式、环境生态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4.2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技术是通过设计者的艺术规划来统筹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并且将其与其它的要素相互协调,让植物具有色彩和形态特点,变得更加生动,也让观赏者可以引发美的体验。以苗木种植来说,种植季节一般为春、秋2季,因夏季温度过高,冬季植物处于休眠期等。植物造景还应考虑到部分植物的反季节种植或是其它方面的要求。例如苗木的选择、修剪、种植和养护都应该做好规划。不同的区域在土壤、气候环境等要求上有所不同,植被的配置需要与气候、土壤相互结合,以适合植物生存作为基本的条件。
         4.3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土质需求制定采购管理模式,同时各项工作需要符合计划标准,不得随意进行超标或调整。另外,对于施工中可能面临的工程质量缺陷要进行预防管理,需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组织成立质量技术问题小组,对于常见的问题进行方案控制。如工程测量方面,为保障点位的放样精度,可以选择复测法来提升测量精度,以免产生某些不必要的误差;又例如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材料配比数据要求进行检验,同时规划好电力、器械、材料等,保障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行,以便于实现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整体来看按照工程内容的要求我们可以制定不同阶段的节点流程:施工图规划与施工准备→现场测量与定位→硬质景观、道路、管线、土方施工→场地调整→草坪铺设→系统与设备调试→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
         4.4项目管理阶段性总结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当中,可以利用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来为工程提供服务,不断修正创新的体系与方法。通过进行有效的定期总结后,可以按照项目的实际推进过程来更新质量控制方案与重点分布,让技术管理的针对性更加突出。相关企业可以按照项目的工期要求等来调整人员结构、设备,在了解环境等影响因素后制定更加专业和规范的质量管理方法。
         5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的改进方向。凸显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内涵和价值,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逐步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力度,强化人员的养护意识,积极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祖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48.
         [2]王立平.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